置身羊水囊 阻止疤痕生成 長出完整後腿 非洲爪蟾 斷肢患者福音

編譯/韋士塔  |2022.03.05
1293觀看次
字級
肢體再生技術若能實現,可望造福截肢者。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物學家多年來一直試圖了解自然界的再生機制,了解肢體再生的祕密;若能因而觸發人體的再生機制,將是許多肢體受創患者的一大福音。

科學家之前已發現蠑螈可重新長出完整的肢體,且有無限的再生能力。人體遭受重大創傷時的初期反應,與蠑螈類似,但人類的肢體無法再生,僅在傷口處留下疤痕。

為了進一步了解肢體再生的奧祕,科學家以非洲爪蟾(African Clawed Frog)為實驗對象,研究肢體再生的可能性。非洲爪蟾與人類相同,再生能力有限,如果能讓這種生物的肢體重生,代表同為高等生物的人類,也有可能重新再生出功能完整的肢體。

美國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工程學教授卡普蘭(David Kaplan)率領研究團隊進行這項實驗,成功讓非洲爪蟾的肢體再生。

卡普蘭教授表示,某些動物的肢體能夠再生,不過,再生能力會隨著生物發育程度而降低,這也反映高等動物形態的演化結果,而較低等的蠑螈等生物,則是具備無限再生能力的脊椎動物。人類的某些器官,例如肝臟,確實有再生能力,但結構較複雜的手、腳等器官,無法在自然環境下再生肢體。

研究指出,幫助傷口癒合的疤痕組織,是阻礙肢體再生的主要因素。人體為了防止傷口感染、失血,會長出疤痕組織抑制發炎,但這個過程卻會抑制神經、血管及肌肉的再生。研究團隊觀察發現,許多肢體可以再生的動物生活於水中,這可能是防止疤痕形成的關鍵。因此,研究團隊設計一個模擬羊水囊(amniotic sac)環境的裝置,把截去後肢的非洲爪蟾放置其中。

研究人員在這個裝置裡注入絲蛋白,並加入多種能誘使組織生長成形、發展感知運動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截肢的非洲爪蟾在接受再生治療後,傷口閉合的速度明顯減慢,在接下來的一年半裡,非洲爪蟾的肢體開始重新生長,骨骼長度增加,軟組織及和神經肌肉也開始修復。

卡普蘭教授表示,人工的羊水囊搭配合適的藥物,確實能讓傷口不受疤痕組織干擾。爪蟾的再生機制被觸發後,確實能持續性再生,發育出與原本斷肢相似,且具有骨骼、血管、肌肉、神經等的新後腿。他並指出,肢體再生的另一個關鍵是能否正常活動,他們用來實驗的爪蟾,能使用新的肢體正常活動。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報告指出,接受過完整治療之後,爪蟾的感知運動通路(sensorimotor pathways)功能可恢復到損傷前的水準,牠們的傳入感覺神經纖維(afferent sensory nerve fibers)和神經肌肉組織(neuromuscular tissue)順利重建。

科學家表示,這項實驗顯示,不同的藥物和生長因子組合,能促進肢體再生,且功能完整。參與研究的塔夫茲大學再生與發育生物學中心主任列文(Michael Levin)表示,研究團隊將測試這種治療如何應用於哺乳類動物,以科學方式讓人類的肢體重新發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