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速寫】 自然

文/林薇晨 |2022.03.04
1828觀看次
字級

文/林薇晨

金魚的味蕾不只分布在口腔裡,也分布在體表和魚鰭上。每當我拿小湯匙將飼料撒入水中,牠們立刻就能感覺到氣味。我喜歡觀察金魚進餐的模樣,金魚對於食物總是殷勤無比,魚缸底部永遠乾乾淨淨,不會留下任何一點飼料。金魚有金魚的牙齒,生長在咽喉裡。起初我總是疑惑:為何魚缸底部,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顆顆潔白的,砂礫一般的小東西呢。後來偶然翻閱書籍,方才得知金魚也會換牙。新的牙齒萌發出來,舊的磨損了的牙齒即會脫落。

如果將金魚的牙齒一顆顆蒐集起來,最終或許也能積累成一瓶小小的星砂。可是我到底沒有這麼做,只是在每次換水的時候,將這些渣滓隨著汙水一起倒了去。於是在心愛的金魚病死以後,我便沒有任何來自牠的身體的紀念物。金魚完完全全離開了我的生活。

那段陰鬱的時期,一行禪師的《芬芳貝葉》是我的床邊讀物,擺在枕畔,每晚睡前就著台燈讀上幾頁,便能覺得平靜一點。這是一行禪師三十數歲的日記,寫於美國和越南,其實有點像一本關於弘法的第一人稱自傳小說,既不嚴肅也不高慢,僅僅是呈現了一位智者在生活中的勞作與思慮,偶爾襯著花鳥風月的景致。不知為何,我一直沒去搜尋一行禪師的照片或影片,直到接獲報章上的訃告。或許是因為他在字裡行間的形象於我已經非常充分,不需要其他媒介的佐證了。

Facebook上有個名為「金魚葬儀社」的社團,其中充滿了各地飼主對於死去金魚的追思文章,以及金魚最後的遺照。有的金魚渾身鱗片因病僵立成松果模樣。有的金魚被埋進洋桔梗盆栽的土壤中。有的金魚終於能夠測量身長和體重,直尺和磅秤上標示著關於成長的數字。金魚離開以後,我閱讀著這個社團裡的一切,感覺到一種私密的救濟:如果我可以明白這些飼主的悲傷,那麼我的悲傷或許也就有人可以明白。僅僅是確信這件事情,我便能夠稍微安慰自己。

然而,這樣的安慰到底不能持久。每天早晨我在浴室的鏡子前刷牙,金魚的身影總是驀地又游過我的心上。我知道我又要花上整個長長的白晝,讓金魚的影子愈縮愈小,縮小到不再動搖思緒,並且在翌日重複一次同樣的過程。電動牙刷一震一震,緩緩摩挲過我的每一顆牙齒:門齒,側門齒,犬齒,小臼齒,大臼齒。我不禁想起來,在某場講座裡,一行禪師表示,刷牙亦可以是修行,即使不過是短短的兩分鐘。在刷牙的當下,去體悟自己有時間可以刷牙,有牙齒、有牙膏、有水可以刷牙,這些即是修行。現在,我正在修行了。

一行禪師過世後,王鷗行在Instagram上發布了幾則悼念的動態。其中一張黑白照片中,一行禪師站在田野間,含笑擎著一株幾乎與他齊高的向日葵。王鷗行以英文寫道:「老師,謝謝你存在。我多驕傲我能來自你來自的土地。我多驕傲我能稱自己是越南人。以及佛教徒。」讀見這些字句,我這才確切感知到高僧已然遠行了。在黑暗的臥室裡,我抱著膝蓋,對著筆電,靜靜看完了整場荼毘大典的直播。

生活在這宇宙上,我們什麼都留不住。心愛的人物,心愛的事物,心愛的寵物,什麼都留不住,而我們別無他法。一切都像水龍頭裡汩汩流出的水,既然流出來了就要繼續流下去。每天我站在盥洗的鏡子前,感覺一切擦身而過,而我只是一枚載浮載沉的沉浮子,隨著水波高高低低高高。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一次,或許就是為了學習讓心愛的那些一一經過。在這些都一一經過以後,我們最終剩餘的不過是自己的牙齒:門齒,側門齒,犬齒,小臼齒,大臼齒。

一切如此自然。一切如此自然而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