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速寫 】銀 鹽

文/林薇晨 |2021.04.26
8833觀看次
字級
圖/林薇晨
圖/林薇晨

文/林薇晨

偶然讀到一篇談論攝影的文章,論及懷舊與銀鹽照片復興的關係,讀完了以後,那作者富於留戀的語氣還留在眼底,不能退散。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時代,底片相機仍未遭到汰除,就連修圖軟體上亦有強調銀鹽風格的濾鏡,模仿昔日照片那種微帶顆粒的,略為粗糙的影像質地,儘管追根究柢,它的真相其實是技術的極限,是從前不得不接受的瑕玷,它在今天已然因為未臻完美而更形完美。

化學課本表示:氯化銀、溴化銀、碘化銀皆是敏感於光線的底片材料。如今想起這關於銀鹽的課文,真是既古典又新潮。上了銀鹽濾鏡的數位照片,蔚為時尚,它們所懷念的舊也許比真正的舊更舊。

照片總是關於舊。不拘是銀鹽照片、數位照片、上了銀鹽濾鏡的數位照片,照片總是封印萬物在舊時的形貌,儘管那舊也許不過是上一秒鐘,它過去了就是過去了。熱衷攝影的人想必都有某種程度的偏執與忐忑,近於《櫻桃小丸子》裡的小玉爸爸穗波真太郎,對於終將並且行將消逝的一切不能撒手坐視。我常常感覺自己是一個穗波真太郎,日日夜夜將鏡頭轉向客廳的魚缸,終於拍下了數以百計的金魚身影,以及牠們身邊的水紋與氣泡。為此我在Instagram上開設了一個名為「金魚夜空」的帳號,專門傳輸我的蘭壽金魚的照片。這個帳號的名稱是個無聊的日文接龍遊戲:金魚(kingyo)與夜空(yozora)二詞可以連著一起念,念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音韻,也許只有我自己覺得有趣。然而,我並不積極於更新這個帳號的內容,倒是經常一張一張回顧金魚成長的影像,為了水族的夢幻性質而感嘆著。

幫金魚拍照時我有儀式化的前置作業:取出平日留藏的過期月曆,翻至背面的空白當作魚缸背景,因為這些月曆的銅版紙材善於反光,也許有點類似照相館那銀色襯裡的黑雨傘。點亮魚缸蓋板的靛藍色電燈,整座魚缸立時就成為一個夜空一般的攝影棚,氣泡是星星,水紋是極光,三株沉木水草則是天造地設的道具森林。布置好了這一切,金魚卻並非等閒就能拍下的對象。牠們在魚缸裡游來游去,不曾為了鏡頭而停頓半晌,因而拍照的我總是必須靜待佳機,如同夜市撈金魚一類的事宜。

金魚攝影是一種捕撈。薄薄的紙網承載一隻金魚,謹小慎微,無奈我的手藝不精,網子倏忽就破了一洞——金魚不受支配與誘導,時而左右,時而上下,時而成雙,時而仳離,我擎著手機瞄準復瞄準,終於決定拍攝的瞬間,金魚輕易又溜出螢幕畫面了。陳奕迅在收音機裡低低唱道:「只一格,經典的偶遇已不在,盡量框住目前,大概——」金魚擺尾凌空而起,我可以想像牠們體內那氣球一般的魚鰾徐徐膨脹,協助牠們浮升至水面之下。金魚給電燈照射著,那沒有背鰭的背上,紅的黃的鱗片閃爍復閃爍,反映在我的瞳孔深處。

金魚美麗的部分之一在於斑斕多變的顏色,儘管這不過是魚鱗中黑色素細胞、橙黃色素細胞、淡藍色反光物質的排列組合,諸般基於基因的搭配依然吸引歷代飼主的注意,並且召喚他們禮讚的詞藻。在攝影技術盛行以前,清朝便有《金魚圖譜》收錄工筆描繪的金魚彩畫,鄭重對讀者展示巧立名目的琳瑯花色:「梅梢月」、「火裡煙」、「紅雲捧日」、「將軍挂印」、「一片冰心」、「一片丹心」、「佛頂珠」、「點絳唇」。如今翻閱起來,這本小圖鑑裡的金魚畫風似乎不夠討喜,但是我深深感到其中保存著一種人類對於大千色相的記述的欲望——在色相之下,即是金魚一身尖銳的白骨。

每次幫金魚拍照,每拍一張我就當作那是金魚的遺照。當我拍下金魚,照片中金魚浸泡著的時間已然逝去,因而照片總是諄諄提醒觀看的人:死亡就在這裡。儘管我絕對不是什麼專業的攝影師,在檢視金魚照片的過程裡,也不禁體悟攝影的本質即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也或者是蜷川實花的電影《惡女羅曼死》的原文片名「Helter Skelter」,世間一切皆是來去匆匆,方生方死,就連此刻都顯得如此遙不可及。我製作著照片,我瀏覽著照片,我被照片裡的刺點刺痛。在金魚照片裡,所謂的刺點,也許就是那滿身鱗片覆蓋著的魚骨穿刺而出,報喪一般,因為我明白終有一天我將只能在這些照片裡哀悼牠們的生命。

日日夜夜拍攝著金魚的照片,即使並不採用銀鹽濾鏡,它們於我已然洋溢過去式的色澤。那是金魚小小的精神性所散發的靈光,凝止在數位時代的相簿裡。在一切壞空以後,至少還有這些照片留作憑據,證明曾有這樣一對金魚活在地球上,活在這旋轉得快而又快的地球上,為某個執迷的飼主提供了短暫的絕美、逸樂與清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