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阿媽》舞台劇4月登場 郎祖筠赴「雷成壇」學牽亡陣

曹麗蕙 |2022.03.01
2057觀看次
字級
《魔法阿媽》劇場版希望讓觀眾重溫童年經典與感動。圖/春河劇團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經典動畫《魔法阿媽》是許多七、八年級生共同成長記憶,春河劇團4月起將這齣充滿台灣濃郁人情味的動畫搬上舞台,不僅利用3D投影、數位水燈技術,打造魔幻的靈異世界,飾演道士阿媽的團長郎祖筠,為更貼近角色,還親赴基隆「雷成壇」,向道長李戊己學習步罡踏斗、牽亡陣等道家手印身法。

《魔法阿媽》以台灣民間信仰與祖孫間互動為主題,導演范瑞君說,許多人想到阿媽都會覺得有一種穩定力量,希望這齣戲能提醒大家回到自然、真實的情感連結,「大家進劇場後,一定能感受到溫暖、穩定的情感力量。」

郎祖筠也認為,通常阿媽在家中不是主要發言的人,但內在卻像蒲草一樣很強韌,緊緊拉住家裡每個人,因此向原創動畫導演王小棣提出改編想法,得到大力支持。

郎祖筠說,不同於動畫主角「豆豆」為國小生的設定,舞台劇版的「豆豆」調整為沉迷於網路遊戲的青少年,講述更多時下青少年面對的壓力與困境,「豆豆滿心滿眼只有手遊、VR,在完全沒有訊號的漁村,他才開始學習如何和真實的人相處,和原本覺得古怪的阿媽,真正產生祖孫情感。」

飾演道士阿媽的郎祖筠(右)特地至傳承六代超過一百五十年的基隆「雷成壇」與道長李戊己(左)學習道家的手勢身法。圖/春河劇團提供

為了演好道士角色,郎祖筠在民俗專家學者林茂賢引薦下,特地至傳承六代超過150年的基隆「雷成壇」,向道長李戊己學習道家的手勢身法,她笑著分享:「電視劇中看到有人算日子是用右手,其實應該要用左手,左手的天干地支才是順的,而這次也學了簡化版的手印、畫符、七星步等,還特地拍回家演練。」

劇中重頭戲「中元節放水燈」,結合4G科技投影技術,在劇場空間打造普渡祭典放水燈的場景,邀請觀眾透過簡訊文字,寫下對逝去親友的思念,進而轉化在水燈上,真人、動畫虛實呈現,以類3D幻覺效果,打造奇幻空間。

《魔》劇原定2021年推出,因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延宕至2022年,為了回報粉絲們的引頸期盼,在卡司上特別邀請到趙自強助陣,演出阿媽家的大白狗「西羅」,兩人將重現螢幕CP絕佳的默契;黑貓「酷羅」則由金穗獎最佳男主角侯彥西擔綱,模仿天王郭子乾也特別客串演出劇中老人一角。

劇中豆媽設定改編為「歌仔戲演員」,為此邀請到歌仔戲天王小生李如麟,與一心戲劇團當家小生孫詩珮分場演出。而豆豆以及漁村認識的小民則由新生代演員官建蓁、郭德君演出。

《魔法阿媽》4月15-17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首演,4月30日至台中中山堂、5月21日至高雄至德堂、7月2日於台南文化中心巡演。
豆豆以及小民則由新生代演員官建蓁(右)、郭德君演出。圖/春河劇團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