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瑣談】 藥草之后薑黃

文/吳宏信 |2022.02.24
1011觀看次
字級

文/吳宏信

薑黃,梵文kuṅkuma,為薑科下的一個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記載於《阿育吠陀》(Ayurveda),為印度常見的藥材,其莖塊能治腸胃、支氣管、皮膚等方面的疾病。古梵文記載薑黃可以緩解食物中毒,在印度被稱為「草藥之后」。

根據佛學辭典解說,「呵梨陀薑」(植物),《四分律疏九》:「呵梨陀者,翻云黃薑,今律文胡漢並彰,故曰也。」薑黃根莖為中藥材,稱之「莪朮」,又名蒁藥、青薑;塊根為「鬱金」,別稱莪芩、桂鬱金。

西元五世紀前後、魏晉南北朝期間,鬱金經西域、中亞傳入中國;西元一八○○年引進台灣,用作香藥。從薑黃根莖提取薑黃素,為純天然植物性的重要的香料之一,亦是罐頭、醬滷製品的染色料。這些年來,由於養生觀念興起,薑黃再度受到重視,人們開始研究這種源自印度,歷史悠久的藥用植物,除了入飯、入菜、泡茶,還製作成健康食品,運用在生活和治病之中。

坊間跟上這股熱潮,開發出各種料理,如薑黃沙拉醬、薑黃飯、薑黃麵線、薑黃南瓜濃湯、胡椒薑黃雞湯、薑黃煎蛋。冷熱飲流行薑黃奶,據稱能幫助消化,減輕關節疼痛,恢復皮膚光澤;薑黃蜂蜜檸檬酸甜好喝,補充水分及營養;薑黃咖啡味道獨特,若有機緣可以嘗試。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薑黃能抗發炎、抗氧化、抗自由基、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癌、護肝、預防失智,使得薑黃成為最夯的經濟作物,農民競相栽種,並研發各種周邊的商品,如薑黃粉、薑黃錠、薑黃膠囊等。

薑黃素好處多多,但不宜過度攝取,又因含天然薑黃油,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功能,糖尿病患者、孕婦、哺乳婦女、缺鐵及術後食用要小心;薑黃性燥熱,口乾舌燥、嘴破者應避免服用,以免產生反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