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小二年級學童張小弟,去年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在家接受遠距教學課程,三個月後回眼科追蹤視力變化,發現近視度數暴增百度,為正常速率的四倍;由於爸媽也居家辦公,有更多時間注意孩子使用3C產品上課、休閒,對於張小弟視力的快速衰退,感到非常訝異。
經眼科醫師問診諮詢,發現不僅張小弟,爸媽也表示居家辦公期間眼睛疲勞感增加,抽絲剝繭後發現原來是家中光線配置不良,加重眼睛的負擔。依照醫師提醒,增加眼睛休息時間,改善室內光源,同時配合視力矯正治療後,張小弟的近視得到控制,而爸媽的眼睛疲勞問題,也得到改善。
怡碩視光眼科院長吳怡頡醫師表示,造成視力不良的原因有許多,除了長者的視力老化、年輕人用眼方式不正確而導致的近視外,長時間使用3C產品、加速眼睛疲勞,也是一大主因。
「不是只要亮就好。」吳怡頡說,過去有求診民眾表示家中燈泡都選瓦數最高的,確保光線充足,怎麼小孩的近視還是持續加深?殊不知,室內光源是影響視力的重要因素,過亮或過暗,同樣都會造成眼睛的負擔,而眩光或是有些燈具會出現頻閃的狀況,更會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眼睛疲勞與視力衰退。
吳怡頡表示,年紀愈小近視,度數增加愈快,會以每年一百度的速度增加,很容易發展成五百度以上高度近視。定期接受視力檢查、避免長時間用眼及多戶外運動,攝取均衡營養以及注意室內光源選擇,都是預防視力衰退的重要原則。
針對室內光源選擇,清大教授周卓煇指出,無藍害的橘白光是最安全的燈光;在閱讀時,應使用不含藍光的燭光色LED或OLED檯燈。比起富含藍光的白光或黃白光,橘白的燭色光,讓人看得更清楚;因為沒有藍光帶來的巨量氧化性壓力,可讓眼壓舒減。此外,現有辦公室、教室、電腦、檯燈光線都太亮,無法讓人眼安全觀看超過三十分鐘,因此,必須落實「每三十分鐘休息一次」原則,以避免引發光照視網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