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從十境來論通相的情形,已論及陰界境、煩惱境、病患境的通相,再繼續說明其它境相。
業相境:陰入界境是業相果報的呈現;煩惱境、諸見境、增上慢境是造業的根本;病患境是業報的顯現;魔事境是破壞功德魔的業力;禪定境是無(動)造作的業力;二乘、菩薩是無漏的業力。
魔事境:陰入界境是五陰魔;煩惱境、諸見境、增上慢境,即是煩惱魔;病患境是死魔;魔事境本身即是天子魔。其餘的禪定境、二乘境、菩薩境,都是行陰魔所含攝。
禪定境:禪定是自身的境相。陰入界境、煩惱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以及業相境等,皆是十方法界中,心數法也是定力所攝(心專注一境為性);魔是在未到地時會產生的現象,也是心數法定力所攝;二乘境、菩薩境,則是清淨禪定所攝。
又,《大般涅槃經》云:「一切眾生具足三種定。」即是:上定是菩薩、二乘所攝;中、下二定是其它八種境所攝。
諸見境:陰入界境是我見、眾生見所生;煩惱相具有五見(我見、身見、邪見、邊見、戒取見);病患境是執取生死是常,故是邊見;業相境、禪定境,皆是因作為而有,是屬於戒取見;魔事境也是作為所生,亦屬於戒取見的範疇。增上慢是我見所含攝;二乘境、菩薩境等,皆是佛境之偏,也是曲見(非直道故)所含攝。
如下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