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之鑰--嚴於治學 明因識果

陵子 |2005.11.24
359觀看次
字級

古代聖賢多治學嚴謹,並以此教育後代,使他們養成敬謹負責的精神。明末清初醫學家喻昌便是典範。
 
喻昌本姓朱,據傳是大明皇帝的後裔,博學多才、忠烈愛國。崇禎年間,他以副貢生被選入京,曾上書明思宗朱由檢,提出改革計畫,但未被採納,便歸隱他鄉,一心攻醫,他苦讀醫典,治學十分嚴謹,故醫術高超,斷病如神。
 
清朝統治後,喻昌以醫為業,並廣閱佛典,明因識果,心懷悲憫,行醫看病不僅用心負責,並一再叮囑煎藥前必要再檢查核實。甚至為徹底防範病人疏忽,還在藥包裡放些銀兩,病人遵照指示者,往往得金,喜若天賜,藥未進,而病減。消息傳開,凡用喻昌之藥者,無一不清點藥物,避免了不少事故。
 
喻昌晚年有鑑於庸醫誤人之害而無人規範,便撰《醫門法律》一書以保護病家,該書先論病因、病理,次論法律。「法」,主要闡述辨證論治的法則;「律」,主要指出一般醫家在臨床上易犯的錯誤,並判定其罪。該書問世後,使醫家有法可依,病家有律可究,醫家不敢草率行事,誤人子弟,害人庸醫,也不能逃其罪。由此行事風格論喻昌,確可視為大慈大仁的千古良醫。
 
喻昌無子,視女婿舒英為親生子。以身作則,教導女婿後輩嚴於治學,擇善固執、明因識果、負責盡職。書稿後由女婿舒英保管,舒英敬謹受教、治學踏實、慈悲濟窮,成為當時有名的賢良之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