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路酖酖取「萬眾一心」之意。《管子‧法禁》解釋說:「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是說周武王的朝臣多達數千名,但大家團結一心,故國家必然昌盛,一心路分二段,在前鎮區。
二聖路酖酖「二聖」是孔子和關公兩位聖人。孔子被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廟又稱文廟。關公被稱為關聖帝君,關公廟又稱為武廟。兩人分稱為文聖、武聖,合祀廟宇為文武廟。二聖路分二段,全線都在前鎮區內。
三多路酖酖取多福、多壽、多男子之意。《莊子‧天地》所載:「使聖人富,使聖人壽,使聖人多男子。」是祝頌話。
四維路酖酖指禮、義、廉、恥四個立國綱紀。《管子‧牧民》:「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又說「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四維路共分四段,風景優美,頗富詩情畫意。
五福路酖酖指長壽、富貴、康寧、做好德、考終命。全路分四段,途經苓雅、新興、前金、鹽埕四個區。
六合路酖酖天、地、東、西、南、北四方謂之六合。即整個宇宙之意。故有「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之精句名篇也。
七賢路酖酖晉朝有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位文人,游於竹林,而有「竹林七賢」之美譽。
八德路酖酖是指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言。
九如路《詩經》:「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
十全路酖酖即「十全十美」,完美無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