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動動腦】 聲音有力量

文/吳娟瑜 |2022.02.16
573觀看次
字級
有的孩子有充耳不聞的現象,「左耳進,右耳出」,有聽沒有到;也有的孩子一聽到催促,立刻大聲反彈:「煩啦!」「不要吵!」圖/123RF

文/吳娟瑜

有的孩子有充耳不聞的現象,「左耳進,右耳出」,有聽沒有到;也有的孩子一聽到催促,立刻大聲反彈:「煩啦!」「不要吵!」

聲音多樣化

明明要引導孩子正向成長,可是大人一出聲,立刻招致反彈,原因何在?

聲音是有情緒、有感覺的,就像用詞不當,容易造成溝通上的誤會,聲音的品質沒控制好,也容易造成無效溝通。

玉紋媽媽每逢住校兒子周末返家,常陷入情緒焦慮,因為高中兒子一言九「頂」,喜歡爭辯,而且對媽媽所講的事反對到底。例如:房間為何要收拾得一乾二淨?吃飯為何一定得「乾溼分離」?手機為何在晚上十一點要交出去?

玉紋媽媽常自責掉淚,自認是不適任的媽媽,得不到兒子尊敬,更無法理解兩人之間的代溝該如何化解?這時,除了提供玉紋媽媽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訊息,也同時針對她的聲音提出改善方向。

在課室裡,我請她重複一段和兒子互動的話語,並用手機錄下聲音:「你為什麼回到家就懶懶散散,以前你不是這樣。趕快起床,早餐都涼了,還不趕快去吃……」

學員們重複聽玉紋媽媽播放的內容,發現兩個重點:

第一:玉紋媽媽的聲音短促微弱,不夠堅定。

第二:贅字頗多,阻擋了傳達重要訊息的威力。

這時,玉紋媽媽似懂非懂,我提醒她:「孩子從『聽到』到『聽懂』是有一個過程的,孩子的大腦在解讀你的聲音時,有他個人的情感和記憶,有時孩子其實無法完全理解大人的意思。」

聲音調整三方向

我建議玉紋媽媽,針對聲音做三個方向的調整。

第一:朗誦短文

一天念一篇短文,聲音略提高一點,讓聲音有力量、有表情、有溫度、有感覺。孩子喜歡聽到媽媽的聲音,就比較容易接受建議。

第二:省略贅字

讓孩子直接聽到重點字,例如:「早安,有早餐吃嘍!」引起兒子注意,就會迅速起床,享受美好早餐。

第三:帶著笑容對話

話是「笑」著講或是「罵」著講,絕對有不同的效果。笑的聲音讓孩子得到鼓舞、接納和歡喜,回應的速度和語詞相對會更正面。

玉紋媽媽聽到這裡恍然大悟,原來大兒子小時候她盯得很緊,對小兒子卻摟摟抱抱,才導致現在念高中的大兒子對她的反感,一路叛逆到底。

玉紋媽媽十分渴盼和兒子和解,尤其想到他即將到外地念大學,彼此相處的時間愈來愈少,可以補救關係的機會也愈來愈少了。

嘗試演練聲音

課程中,我請大家坐直身子,練習深呼吸,讓氣息暢通,並用飽足的胸腔力量說話,接著大笑一分鐘。這時,有的學員發現自己笑出不來,因為情緒太壓抑了;也有的無法一笑到底,才發現,自然敞開的笑是需要學習的。

玉紋媽媽一邊擦去眼角笑出的淚水,一邊開心地說:「感謝兒子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原來可以調整的地方還很多。我先從聲音的開擴來練習,讓自己做一個﹃出聲﹄有趣的媽媽。」

親子互動可以學習的內容很多,「聲音」一向是比較被忽略的區塊。爸媽在聲音的演練,還可以透過運動、睡眠、娛樂、分享等方式,做到「長話短說」、「出口成章」、「抑揚頓挫」,讓孩子樂於接近、喜歡聆聽。

希望爸媽們都能透過身心愉悅的練習,讓語言變成美妙的聲波,開開心心進入兒女的耳朵,最終傳達到他們的內心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