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愛地球】 惜物做環保

文/盛宜俊 |2022.02.14
823觀看次
字級

文/盛宜俊

每次回老家探望老媽,總會見到庭院前的晒衣場上,用夾子固定在衣架上的大小不一塑膠袋。袋子的種類多樣,有超商的購物袋、市場菜販附送的塑膠袋等,參雜排列在一起,簡直像布置運動會場的萬國旗。

老媽沒有囤積病,這些清洗過的塑膠袋是準備晾乾後收起來,需要時再拿出來重複使用。她說,這些塑膠袋大多是路上撿來的,被當成垃圾被亂丟,實在很浪費。

其實,一開始老媽也沒有任何環保觀念,什麼垃圾破壞環境、塑膠廢棄物造成海洋汙染之類的,她一概不懂,只是認為能省則省、能用就用。

平日,她會把孫子們喝完的寶特瓶瓶蓋鑿幾個洞,權充菜盆的澆水器;或者把玻璃空罐子洗乾淨後,拿去醃漬豆腐乳或脆瓜之類的醬菜。只是,這些回收再利用的東西總是愈積愈多,終究得處理掉。

塑膠袋太多,她知道不能總是只進不出,怎麼辦?總得找人一起用。這時,她想到了我們這些孩子。

初次從老媽手裡接收一堆塑膠袋,心裡不免彆扭,但我了解她的用意,就試著拿來用用看。沒想到習慣成自然後,家裡確實減少了塑膠袋的丟棄量,於是,現在我也複製起老媽的行為。

老家鄰居有個老太太在做回收,老媽也會把整理好的廢棄紙張、鐵鋁罐、多餘的寶特瓶拿給對方。其實,老媽以前根本不知道這些東西回收後能有什麼用途,當我跟她做了清楚的解說後,她才了解,原來這些垃圾還可以回收再利用。

老一輩的人惜物,善用他人眼中廢棄的資源,是出於勤儉的生活態度,即使道理懂得不多,卻能夠身體力行;年輕人雖然環保知識豐富,但對於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往往因貪圖方便而忽略了,無形中成了破壞環境的幫凶。

所以,長輩和晚輩間應該要經常交流、互相影響,共同對我們的環境貢獻一分心力。

一只塑膠袋多重複使用一次,就能減少一只塑膠袋的生產;回收紙的再利用,也能減少樹木的砍伐數量。其實環保並不難,只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就可以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