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綠地】大自然給你好心情

 |2022.02.13
5365觀看次
字級
綠地可以對人體免疫系統起鎮靜作用。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大自然真能改善人們的心情嗎?BBC記者艾米麗‧卡斯瑞爾(Emily Kasriel)表示,疫情迫使許多人居家工作,他們因此開始注意自己住家周邊環境的一草一木,以及從前不太留意的大自然。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大自然能給人們心理健康帶來有益的影響。

充滿喜悅活力

為什麼大自然對我們身心有益?英國埃克塞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xeter)的懷特博士說,即使只接觸大自然10分鐘,去戶外感受微風拂面,或是沐浴在陽光中就能降低身體的壓力。如果能夠沉浸在美麗的風景中,置身在豐富的海岸線或是物種多樣的野生森林中,當然效果就更好。

接觸大自然會讓人身心愉悅,充滿活力。同時,也會讓人感到生活更有意義和目標,做起事情來也更容易和順手。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戴利博士利用這些研究結果來協助世界銀行,全球城市政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也將自然環境融入到城市建設規畫中。

 每周2小時接觸大自然是健康的關鍵。圖/123RF

園藝健康療癒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與大自然有關的一些活動,例如:園藝和農耕,常被世界各地的人用來作為心理健康治療的一部分。在英國,包括倫敦和利物浦等許多城市的家庭醫生,已經開始用「大自然」當藥方來治療抑鬱和焦慮症的患者。

BBC著名電視園藝節目「園藝世界」 (Gardening's World)的主持人蒙帝‧唐(Monty Don)曾不止一次公開談論自己的抑鬱症病情,並指稱是園藝拯救了他。泥土給他帶來的治療勝於任何藥物。有實驗顯示,即使遠程享受大自然都對身心有益,包括觀看有關自然的視頻和實境節目。專家表示,大自然的聲音具有喚起人記憶的特殊能力,無論是親身體驗還是透過電影或節目,傾聽海浪或森林鳥叫的聲音都會提升感官覺受,有利健康。

自然具生命力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喬根森博士認為,看到動植物不懼嚴冬頑強的生存,那種循環的節奏和重生也可以給人帶來希望,幫助人們應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幸。為什麼自然會產生如此積極的影響?他解釋說,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就在於它可以消除我們的壓力。當你看著微波粼粼的漣漪、天上飄過的白雲,都足以讓你暫時從不斷的反思、自責和絕望中脫離。

研究人員說,大自然對具有讓人著迷的能力。比如,照顧一株植物可以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具有的撫育力量,而當植物茁壯成長時又能帶給我們成就感。喬根森博士說,這對那些精神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尤其重要。蒙帝也表示,當你種下東西的時候,就是在這個雜亂無章、充滿壓力的環境中投入一個美麗的希望。懷特博士認為,如果每星期能有2小時接觸大自然就能從中受益。

總之,當我們運用的感官愈多,帶來的好處也愈大,也就是說,不光只是注重視覺和聲音,而且要充分利用嗅覺、觸覺和味覺。例如,早晨打開窗戶,聆聽樹葉的聲音或是嗅一嗅雨水的芬芳。當然,野餐、露營、放風箏、赤腳走在海灘,或草地行走、爬山、看星星等,所有跟大自然有關的活動都對身心有益。

 園藝和農耕,常被用來作為心理健康治療的一部分。圖/123RF

綠地增強健康免疫力

如果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能改善身心健康、提升免疫力,那會是什麼?BBC科學節目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醫生(Dr. Michael Mosley)說,只要到大自然和綠地中就能讓你健康受益,而且這種「正能量」持續一段時間還能感覺得到。

已有研究證實大自然和綠地對人類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接近自然不但能減壓,還能提升免疫力。然而,綠地和大自然是如何改善身心健康?怎樣做才能更有效?

產生快樂激素

眾所周知,綠草如茵、鳥語花香的環境能令人身心愉悅。近年來在西方國家,有一種活動稱為擁抱大樹(tree-hugging或 hug a tree),擁抱大樹可以增加人體催產素(oxytocin)的指數。催產素這種荷爾蒙可以使母嬰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當人們在心情愉悅時也會產生。同時,擁抱大樹時體內的血清素(serotonin)和多巴胺( dopamine)荷爾蒙也會增加人的快樂感。

也有研究顯示,置身在森林綠地中還可以增加免疫系統中「自然殺傷細胞」(the natural killer cells)的數量。它是身體機能重要的免疫細胞,這種先天性免疫效應細胞可以參與抗腫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調節作用,只要在綠地中幾個小時就會產生效果。

 野餐、露營、放風箏都對身心有益。圖/123RF

調節免疫系統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郭教授(Professor Ming Kuo)解釋綠地是如何作用於人體免疫系統,首先,綠色空間可以對人體免疫系統起鎮靜作用。人體免疫中有一個促炎性細胞因子系統(inflammatory cytokine system),它相當於人體的預警機制。當免疫系統啟動過度防禦時,如果產生細胞因子風暴,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因此人們需要調節自己體內的預警系統,讓它不要輕易發生恐慌。

郭教授指出,無論是公園、海灘、山中或是樹林,只要在大自然中度過3天的時光,就會對人體抗病毒能力形成強大和長久的影響。此外,山區、森林和流水中的空氣負離子(negative air ions),以及植物所釋放的芬多精(phytoncide)都可以增強人體的自然殺傷細胞的數量和活動能力,從而起改善健康和抵禦疾病的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