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雄市教師會發起,訴求「降低國中小班級人數」的第一起地方性公投案已達連署門檻,預計最快可於總統大選時合併舉辦。但筆者認為,與其在「小班制」花心思,不如解決不適任教師問題。
據教育部統計處估計,未來七年內全國小學將減少一千六百零八班,即使是落實推動「五年精緻國民教育方案」,在九十九學年度每班人數降至二十九人,全國仍將減少一千一百四十七班,可見高雄市教師會的公投,即便未通過,未來也會因「少子化」而達成,有必要現在大費周章辦理公投嗎?
而且若公投案過關,教育局依規定必須於「兩年內」完成「必辦事項」,需籌措逾六十億元經費,勢必讓正忙於全運會、世運會等重大任務的市府更焦頭爛額。
「降低國中小班級人數」的訴求,與其說是提高學子「學習品質」,不如說是藉由班級人數減少及班級數增加,以避免教師被資遣,事實上是在保障教師工作權,可是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而且學生的受教權近年來卻常受不適任教師「非教育」與「反教育」的侵害,但主管單位及教師團體鄉愿心態,卻讓彼等有恃無恐。
據非正式統計,去年僅南部被投訴的不適任教師就多達一百五十多人,教育單位自行提報或討論為不適任教師亦有數十人,但不適任教師大都只是調校或調職,被解聘者非常有限,即便班級人數減少,但不適任教師仍會令學子「皮皮剉」,還奢談什麼「學習品質」?
「降低班級人數」終將達成,但解決不適任教師問題,可能是吃力不討好的艱辛工程,但教育單位仍須本於教育良知,建立退場機制,否則所謂提高「學習品質」,只不過是空談。
子曰(高雄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