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一月底公布一項報告指出,美國製造業和其他使用半導體的公司在關鍵晶片的庫存告急,剩下不到五天,這項晶片荒預計可能持續半年。這項報告突顯了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也顯示在美中關係日益緊張之際,台灣對美國具有無法取代的重要戰略意義。
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掀起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早在二○一九年就曾說,台積電是地緣政治下,兵家必爭之地,台積電的地位會愈來愈重要。由於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產業建立關鍵的領導地位,也更加突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
半導體產業為台灣建立「矽屏障」,攸關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路透指出,全球最尖端的關鍵晶片主要由台積電生產,占全球產量的九成以上。
拜登政府上任一年多來,延續川普的美中貿易戰、科技戰的基調,美中關係持續緊張。
美、中經濟走向脫鉤,加上新冠疫情干擾,全球去年爆發晶片荒,美國商務部去年九月起要求台積電、三星等一百五十家科技大廠提供有關半導體行業的數據,商務部在一月二十五日對外公布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二○二一年全球晶片需求較二○一九年上揚百分之十七,美國公司在二○一九年的關鍵晶片庫存一般維持四十天,如今企業對同類型晶片庫存不到五天。超低的庫存令人擔憂,只要有一家廠停產,就可能引發整個供應鏈的連鎖反應,甚至造成供應鏈癱瘓。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朵(Gina Raimondo)表示:「半導體供應鏈非常脆弱,在提高晶片產量之前,這種狀況將持續下去。」
針對半導體供應鏈的危機,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發表兵棋推演報告,設定模擬情境,假設台灣三家半導體代工廠突然停工,外界懷疑可能是北京發動網路攻擊,由於台灣的半導體代工廠所生產的晶片用於智慧型手機、汽車和軍事等裝備,一旦停工可能使全球經濟陷入停滯,並引發軍事衝突。
這項報告透露,在半導體方面,美國要趕上台灣的技術還要好幾年,美國對台灣高端微晶片的依賴,已超越以往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相對地,台灣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遠超過烏克蘭。這項報告建議美國在半導體晶片供應鏈上應多元化發展,打造具有韌性的晶片供應鏈。
在供應鏈的管理上,任何企業如果庫存只剩下不到五天,負責人一定提心吊膽,萬一有什麼閃失,很可能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對於晶片這樣的關鍵零組件,全球大廠均依賴台積電,在美中關係持續緊張,新冠疫情持續攪局之際,不僅美國,包括德國、日本均要求台積電赴該國設廠,企圖建立具有韌性的供應鏈。
半導體是台灣的關鍵產業。儘管美國智庫的兵推只是一種假設,不過,新形態的戰爭可以任何形式發動,對於具有戰略地位的半導體產業,台灣必須進行自己的兵推,萬一發生類似的網路攻擊或意外事件,必須做好沙盤推演與因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