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中國古人在觀察天空與星象的時候,把天空分為四個方位、二十八座星宿。這四個方位又用四種動物作為代表,稱做四靈。代表東方的是青龍,西方則是白虎,南方稱為朱雀,北方叫做玄武。這四靈中,青龍是青色的龍,朱雀是紅色的鳳凰,玄武則是黑色的龜與蛇,是屬於神話中的神獸爬蟲與飛鳥,只有白虎是現實世界中看得到的動物。
古人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種物質所組成,稱為五行。就方位來說,東方屬木青色,西方屬金白色,南方屬火紅色,北方屬水黑色,中央屬土黃色。「白虎」的白,並不是現實顏色中的白,而是指代表西方方位的白。
漢朝時期,認為老虎滿五百歲就會變白,成為神物。現代人則知道「白虎」的出現,是因為基因的「白子」突變,與老虎要活到五百歲才會變白,其實沒多大關聯。
東漢章帝時期,朝廷曾召開一場著名的學術會議,包括太常、大夫、博士、議郎、郎官與諸生諸儒,在洛陽北宮的「白虎觀」針對儒家經典進行交流討論。
原來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許多人把儒家經典偷偷藏在房子的牆壁裡面,這些竹簡後來被發現,稱為「古文經」,而漢代流傳由大學者記憶背誦出來的經典,則稱為「今文經」。今古文之間有差異,因此透過會議辯論,並由漢章帝裁決,這場會議結論做成了「白虎奏議」,並由當代大學者班固寫成《白虎通義》,統一解釋儒家典籍。
白虎除了是四靈獸之一,牠還是神明的坐騎,也就是神明的交通工具。能夠駕馭威猛的老虎作為交通工具,這樣的神明一定也是法力高強,因為這個交通工具太凶悍了,膽子小一點的還不敢接近牠呢。
神明中的王母娘娘可說是神仙中的第一夫人,看起來很慈祥,但其實祂最早的形象卻是半人半獸,令人敬畏,祂的坐騎就是老虎。
而在《封神榜》故事中,本領高強被封為財神的趙公明,也是騎著老虎的大神仙,但他的坐騎是一隻黑色的老虎,比起白虎又更為特別。因趙公明是正財神,被稱為虎爺的坐騎,信眾相信除了能避災驅疫,還具有招財進寶的法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