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天氣忽然變得好冷,我找出衛生衣來穿。打開抽屜,又看見那件已泛黃的衛生衣,那是婆婆留下的,我捨不得穿,就留著作紀念。
婆婆年輕守寡,母兼父職帶大六個小孩,生活的艱辛逼著她節衣縮食,衣服破了再補、再縫,物盡其用到極致。那年冬天剛入婆家門,每天看婆婆一身單衣,天未亮就下田種作,我不忍她受寒,就買了兩件貼身保暖的衛生衣送她。
幾天後,我問婆婆衣服合適嗎?她說:「很保暖,穿上它早晚就不再打噴嚏了。不過有點緊,要舉手砍柴或摘瓜時,肩膀會有點繃,不太舒服。」我告訴她,那再買兩件大一號的好了。她一聽要「再買」,很堅持地連忙阻止,說這樣浪費使不得,要趁年輕存些錢,老了才有保障,新衣服緊一些很正常,洗幾次後就鬆了。
事後,我把這件事告訴外子,正在低頭吃飯的他,頭也不抬地說:「傻女人啊!這麼小的事就把你難倒,原來狸貓換太子的戲你是白看了。」
我聽了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說:「但是……但是新衣服跟洗過的,看得出來呀!」結果他又丟來一句:「說你笨,還不服氣呢!」
傻女人我就衝著這句話,把大一號的衣服泡水後再搓洗,趁著婆婆還在田裡,替換掉晾在竹竿上的衛生衣。兩天後,婆婆很高興地告訴我:「衣服洗幾次就變鬆了,還好你沒有再去買。」我一時還沒意會過來,倒是一旁的外子賊笑著瞅了我一眼。
就這樣,婆婆天天開心地穿著她以為因洗過才變鬆的衛生衣。她過世後,我挑了兩件比較新的作紀念,每年冬天拿出來穿一兩次,過過水再晾乾收起。
每次看到那衣服,就像看到婆婆一樣,她那種勇敢面對生命,以最堅強刻苦的身教和言教,做子女最佳典範的精神,永遠烙印在我心中,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