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大信願行

星雲大師 |2022.02.05
3256觀看次
字級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覺先法師,俗姓陳,號澄照,宋朝浙江慈溪人。七歲時就接觸佛經,初讀就能背誦,過目不忘,父母答應他出家。他最初依四明遵式法師學習天台教觀,數年後,就盡得遵式真傳;後來向慈辯與清辯法師請益,對於天台學說的體悟更為深入。

宋靖康初年(一一二六),被恭請去明州寶林寺擔任住持,明州地區遭遇大旱,莊稼不存,民生凋蔽,百姓苦不堪言。

圖/資料照片

邑宰到寶林寺延請覺先講經,覺先於是登座講《金光明經》,圓滿之日,連下三日的滂沱大雨,化解了嚴重的旱災,鄉人欣喜若狂,盛讚覺先的功德無邊,鄉人都相偕到寶林寺拜佛。

覺先對鄉人說:此地與《金光明經》有很深的因緣,宜建「光明幢」。

光明幢建好後,覺先領眾誦《金光明經》一萬部,以祈佑護明州地區。覺先又受邀住持延慶寺,弘講天台學說;數年後,離開延慶寺,回到了寶林寺。

圖/陳碧雲

覺先在寶林寺建蓋了一間小室,取名為「妙蓮」,他在此室潛修,誦了萬部的《金光明經》,每天誦持阿彌陀佛聖號及閱讀大藏經。並將藏經疏論中的嘉言名句抄錄下來,輯為《心要》,以作為日常觀行的依據。

紹興十六年(一一四六)正月十四日,覺先登座講經,講畢,就在法座上安然而逝。徒眾為師建塔於寢室之側。夜晚時,此塔屢傳出有人誦經的聲音,這樣的靈感事跡,激發了附近居民長達數十年的信仰。


釋初參曰:一項世間的技藝,如裁縫、木工、水電等,都得花費數年心力學習,才能有所成就。同樣的,修習出世法要有成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所能成就。覺先祈雨得雨,且能在法座上安然辭世,這不是尋常可見的。看他動輒發願誦持萬部《金光明經》的恆長心,即能感受到他對佛法的信心願力及實踐力的強大。這哪裡是今日喜求「速成」的人所能及的呢?

圖/資料照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