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室溫 還可淨化空氣、減少噪音 牆上種植物 讓房子活起來

編譯/韋士塔 |2022.01.29
1473觀看次
字級

編譯/韋士塔

在建築物外牆栽植各種植物,不僅能美化建築物外觀,營造自然生態氛圍,還有淨化空氣、降低噪音等優點。近來英國研究人員更發現,在建築外牆設置真實植物,構成的「活體牆」(living wall),有助調節建築物內部的溫度,進而減少能源消耗。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的研究團隊,在校園內一棟1970年代的古老建築外牆上,安裝了一面由植物構成的「活體牆」。這棟古老建築的外牆採用磚石空心牆設計,由兩面平行的子牆構成,子牆之間留有一段空隙,作用是避免溼氣滲入,空隙中的空氣則可保持室內溫度。

植物牆是由許多袋子組成,每個袋子裡放置土壤,並種植各種植物。研究人員指出,植物的「種類」是牆面綠化成功的關鍵之一,選取的標準主要涉及活體牆的類型、預期的培植理念、環境因素、預算等級。而植物的選擇標準,是生命力強韌,且能適應當地的氣溫、風力及降雨。

一般來說,適合栽植到牆面的植物,以耐旱植物最受青睞。不過,若能妥善照顧,提供充足和適時的澆灌,加上正確的設計,也可同時選擇多種植物以建構活體牆。

研究人員在為期5周的觀察期裡,持續記錄建築物內部的溫度,發現設置了活體牆後,牆體損失的熱量比原本減少約3成。研究人員也發現,被植物活體牆覆蓋的區域,溫度的變化幅度較小。

主持這項研究的永續建築研究員福克斯(Matthew Fox)博士表示,活體牆能夠減少日照和室外溫度等因素的影響,進而調節室內的溫度,也因此能節省更多空調所需的能源。他並表示,建築物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成,若能減少能源消耗,將有助實現淨零排放。

研究團隊在發表於《建築與環境》(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期刊的報告中指出:「這是首次觀察活體牆對溫帶地區建築溫度影響的研究,我們發現,這個新穎的概念,確實能帶來一系列好處,包括節能、促進生物多樣性。」

受能源供不應求以及供應鏈瓶頸的影響,近來歐洲地區的能源價格大幅飆漲,天然氣和電力的費用也水漲船高;若能透過新技術調節室內溫度,將有助住家和企業減少用於能源的開支。

福克斯博士表示:「英格蘭目前約有6成建築物是在1960年代或更早之前建造的,活體牆可大幅提高建築物的熱力性能(thermal performance),減少碳排放,還能避免因能源價格過高而造成的燃料危機。」

參與這項研究的墨菲(Thomas Murphy)博士表示:「使用活體牆讓建築物綠化,能改善空氣品質、減少噪音甚至提高健康和幸福感。我們的研究表明,活體牆還可以提供顯著的能源節約,以減少現有建築的碳足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