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撒昨
按照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忙碌著貼春聯、福字,以及貼門神。特別是門神,在民間信仰裡,其地位頗高,百姓認為將門神貼於大門之上,可驅邪擋煞,平安吉祥。
在門神的傳說中,神荼和鬱壘二神傳說在民間流傳得最早,此二神專管鬼怪邪物,於是,百姓便將祂們當作門神,在桃木上刻出二神的模樣,每逢春節掛於大門之上,祈願吉祥如意。
到了唐代,神荼和鬱壘的門神地位卻有所動搖,漸漸被秦瓊和尉遲恭所取而代之。其中始末緣由,倒是與一則傳說故事息息相關。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每逢年終歲末之際,總被噩夢所纏,夢中有多冤魂紛紛前來向他討還血債。因此,李世民時常夜半時分從噩夢中驚醒,驚魂不定,經御醫診治,療效甚微。當李世民將此苦惱告之群臣後,秦瓊和尉遲恭便自告奮勇,晚間為李世民站崗守夜。二將認為,自己戎馬一生,大小戰場歷經無數,且屢獲戰功,恐怕惡鬼見了也會懼怕三分。
就這樣,秦瓊、尉遲恭二將便每夜披甲持械,守在宮門兩旁。說來也怪,如此一來,李世民果真得以安睡。
後來,李世民惦念時間久了,二將的身體會吃不消,便命宮中畫匠繪製二將的戎裝像,懸掛於宮門兩旁。不得不說,秦瓊、尉遲恭二將的確威名顯赫,懸掛畫像如其本尊親臨一般奏效,此後宮內邪祟全消,安然無事。
據悉,自元代以後,民間逐漸用秦瓊和尉遲恭作為門神。宋代之後,由於雕版印刷技術逐漸成熟,秦瓊和尉遲恭二將怒目發威、手持鞭鐧,且色彩豔麗、栩栩如生的印刷門神圖畫,便在民間流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