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病房主任周希諴,為了讓社會大眾對安寧療護觀念更認識,以五個實際案例改編,昨天發表新書《好醫生上天堂,厄病人住病房》,書中對健保局苛扣安寧緩和醫療給付,甚至對癌症末期病人透露「快死的人不必乘法拉利」的觀念,不建議病人積極性用藥,引起醫界撻伐。
在國內有「安寧緩和療護之母」之稱的成大醫學院教授趙可式,痛批健保局歧視安寧醫療,她說,安寧病人為何不能坐法拉利跑車?健保局漠視癌末病人的生命尊嚴,太荒唐!
周希諴在新書中提到,日前一名五十歲的肺癌末期病人,因併發肺炎引起菌血症持續發燒、意識不清而住進安寧病房治療,安寧醫療團隊根據感控科醫師的意見,給予對症下藥的高品質抗生素「美平」治療,由於這種抗生素,每支單價七百六十四元,一次要打二支,一天要打三次,為減輕病人負擔,院方向健保局申請給付。
周希諴表示,結果健保局審核醫師打了一個比喻認為「安寧病人用『法拉利』(指價格高的抗生素),不刪待何?坐『裕隆』(指低價抗生素)就可以了」。不禁令他感嘆「連醫師都會因誤解安寧療護的理念,而近乎草菅人命的態度。」確實值得全國醫療人員與社會大眾警惕與改善。
健保局中區分局表示,癌末患者接受安寧治療,健保局每日給付四千九百三十元,審核藥物醫師應無惡意,可能認為癌末患者若需積極性用藥,應轉至普通病房,不應該在安寧療護體系。健保局審核用藥,都尊重安寧主治醫師的評估。
周希諴說,還好最後健保局同意給付,這名病人因而在症狀得以控制病情後出院,至今三個月來仍在家中接受安寧居家療護。
周希諴強調,對於末期病人的照護,並不是以接受「安寧療護」的「名稱」為依據,而是以使用「安寧療護」的「醫療精神」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