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之道 心煩意亂負面時
文/井上ゆかり 譯/莊雅琇
「我現在發牢騷,會不會是認知偏差的關係……。」
現在為各位介紹認知行為療法的方法,當內心有上述感覺時,便能利用方法擺脫主觀認定,試著以冷靜客觀的角度看待事物。請按照順序與自己對話。
「反正我什麼也做不了。」接下來便以這種主觀認定為例。
1 藉複誦自問自答。
↓「你覺得反正自己什麼也做不了吧?」
↓(不至於到「什麼也做不了」的地步吧……。)
2 產生同理心。
↓「我就是對自己沒信心啊。」「忍不住就會這麼想啊。」
↓(嗯,人難免會有這種想法。)
3冷靜問問自己(對自己吐槽)。
↓「有誰對自己這麼說嗎?」
↓(聽到有人這樣說,自己也忍不住那樣想……。)
4 故意偏向極端。
↓「我的工作能力本來就很差,也不會做家事。今天依舊一事無成。」
↓(還不至於如此吧……。至少今天有去公司上班啊。)
5 讓朋友出場。
↓「對交情好的朋友如果說同樣的話,會有什麼反應?」
↓(「沒那回事啦。」應該會這麼鼓勵自己吧?畢竟我也有不少優點啊。)
像這樣自問自答,能讓自己試著冷靜下來。站在稍遠的距離旁觀原有的負面想法,於是,想必會覺得「我的想法或許有點極端」、「也不至於像自己說得那樣吧」。光是如此,就能有機會擺脫自我否定的循環,請各位不妨試試看。
脫離負面的主觀認定後,接下來便是付諸實行。內向人的思考力必須配合行動力,才能將這項能力發揮到極致。
適時紓壓去煩惱
內向人會在無意識間思考事情,大腦總是全力運轉。思考事情會使人頭昏腦脹,容易疲累,因此最重要的是定期紓解壓力。
為各位介紹幾項常用的紓壓方式。如果有值得參考的項目,請務必試試看。
◎用筆記開示法
可以隨心所欲地將想法或煩惱、工作上的任務等事情寫下來。這種方法稱為「筆記開示法」,可達到紓解壓力、穩定情緒等效果,因為僅僅把各種思緒從腦袋裡抽取出來,心情就會輕鬆許多。
◎暫拋現實世界
藉著閱讀小說或看連續劇,暫時遠離現實世界。沉浸在不同的世界可轉換心情,讓自己冷靜下來思考事情,尤其是煩惱得陷入僵局時,不妨一試。
◎做運動流流汗
藉著活動,營造身體無暇思考其他事情的情境,讓大腦得以休息。我一星期會打兩次網球,揮灑汗水不僅心情變佳,腦袋也會清醒許多。遠離智慧型手機與電腦,同樣也能調適心情。
◎一吐胸中塊壘
因為工作感到煩惱或鬱悶時,我會找家人或學習的對象談談。對別人傾訴,不但能調適心情,讓事情比想像中更順利解決,還能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啟發。
(摘自《宅創業:內向者的時代來了!不必依附公司,宅在家也有出頭天!》,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井上ゆかり(YUKARI TSUTSUMI)
內向人諮詢師及心理諮商師。曾經為自己的內向人格特質感到自卑長達二十年,逐步接受自己的特質後,以獨樹一格的分析能力,透過Instagram、YouTube、Twitter等社群媒體,介紹「內向人不需改變自己也能活得精采的生活方式」。
目前除了提供活用內向人優勢的相關諮詢服務,也主持內向人社群及演講。為了追求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同屬內向人的丈夫攜手創業,並於2018年12月自東京移居福岡,親身實踐活用內向人優勢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