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流感化? 錯!專家強調:是「感冒化」 |2022.01.14 語音朗讀 8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健康醫療網 【本報台北訊】新冠疫情已邁入第三年,病毒仍不斷變異,從Alpha、Beta、Gamma、Delta,到現在的Omicron變異株,漸漸發現感染後重症率和死亡率越來越下降,因此國內外不少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將會走向「流感化」。對此,台大醫師、TIVS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也於《2021十大疫苗新聞記者會》,針對第二名「新冠病毒如同流感病毒一樣,未來將會不斷變種」提出不同想法,「我不太同意流感化,流感的死亡率較高,新冠病毒變成『感冒化』才是趨勢。」人類平均每10年染一次冠狀病毒 症狀輕微不易察覺李秉穎指出,流感(流行性感冒)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大流行、大突變,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平均每年死亡人數約100至200,且每年都要打新的流感疫苗以預防疫情擴散,甚至會出現發燒、重症,這是流感的特點。感冒則不同於流感,李秉穎接著以「冠狀病毒」(編按:並非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舉例,引起人類感冒有4種冠狀病毒,也會引起突變,且每年都會流行,可是我們並不會為此接種疫苗,因為症狀相當輕微,頂多鼻子、喉嚨不舒服一兩天就康復了,而根據研究調查,每人平均10年會感染冠狀病毒,只是大多是輕症所以沒有發覺,李秉穎強調「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中會不停被冠狀病毒感染」。李秉穎表示,「流感死亡率平均為千分之一,但這4種冠狀病毒引發的感冒幾乎沒有死亡率,我認為新冠病毒將來會成為第5種,因為它的生物特性本來就如同冠狀病毒。」未來新冠病毒會不停突變、不停穿透性感染,但就像感冒一樣,悄悄地來、輕輕地走。專家揭輕症趨勢2重點 出國旅遊盼「這年」實現病毒變種其目的並不是讓宿主(感染者)死亡,否則病毒容易滅跡,而是最好能一傳十、十傳百,永垂不朽,因此具有傳播力強,以及致死率下降的特點,而Omicron變異株確實造成傳染率上升、但死亡率下降,且輕症者越來越多。李秉穎也分析其輕症化趨勢有2大重點:(一)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開始變多,下呼吸道感染變少,不像其他變異株可能導致嚴重肺炎。(二)根據調查,Omicron疫情各國暴增,以英國為例,死亡率卻沒有因此大幅增加。(圖1、2)英國Alphan、Delta、Omicron確診案例走勢圖。圖/翻攝自《The Guardian》官網英國Alphan、Delta、Omicron確診案例死亡人數走勢圖。圖/翻攝自《The Guardian》官網新冠病毒未來將以感冒化呈現,對人類的傷害並不會像流感。時隔三年,全世界的民眾都期盼能夠安心出國的日子來臨,既然病毒現階段已走向感冒化,出國是否指日可待?李秉穎語帶保留說道,或許2023年有機會,當整個感染症狀變得很輕時就可出國,但新冠病毒對全世界而言,畢竟是全新的經驗,醫學史上從來沒有碰過這麼麻煩的病毒,因此也不能掛保證。新冠病毒不會滅跡,只得盼望染疫如同感冒的那一天,解封的日子才會到來。報導來源:健康醫療網 前一篇文章 本土+11! 境外57例 西堤餐廳有3員工、2顧客染疫 下一篇文章 排球/亞瑟士杯4月開打 「最強雙胞胎」任大使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7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8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9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服役逾半世紀 F-5E/F戰機除役北市電動公車 共享充電場域啟用大岡艦、永陽艦 功成身退防空避難 內政部指引出爐賴:大罷免 為恢復國家秩序綠挺大罷免 藍白批走向獨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