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 木下靜涯舊居

文/丹青 |2022.01.12
1138觀看次
字級
木下靜涯畫室展示區。圖/丹青

文/丹青

行經淡水三民街口,沿著山坡的牆邊聳立著「木下靜涯紀念公園」的牌示,公園雖小,但林木蒼翠。往階梯而上,在通往淡水紅樓旁的空地,有一兩層樓之石牆、磚柱之破舊建築,這裡是旅台日本畫家木下靜涯在淡水的舊居,自二○一一年一月列入新北市歷史建築,二○一八年,淡水區公所爭取預算開始整修,二○二一年十一月底整修完畢,成為可以參觀的歷史建築,也是大淡水地區的博物館群之一。

木下靜涯(一八八七─一九八八)是何許人也?他恐怕是藝術界或淡水人較熟悉的名字。他不是所謂「灣生」(生在台灣,曾在台居住過的日本人),但他流浪到台灣,卻因喜歡淡水,在台灣一住就二十多年,比許多灣生更熟悉台灣。

一九一九年,木下靜涯與朋友要到印度阿旃陀石窟參觀新發現的壁畫,中途在台灣停留數天,卻因一位友人染上傷寒,唯有木下留台陪伴病人,醫療費用和生活費,使得木下靜涯散盡旅費而滯留台灣。

所幸他是東洋畫家,能靠繪畫維生,加上漸漸喜歡淡水的山海風景,於是寄居在淡水街三層厝二十六番地(即今三民街二巷二號),並取名「世外莊」;一九二三年將妻子與二子接到台灣,直至一九四六年被遣返日本。

木下靜涯在台灣除了經常繪畫、舉辦畫展,最大的貢獻,就是與台灣畫家的交流。

一九二七年,他加入台灣日本畫會,並參與策畫台灣美術展覽會的創設,並從第一屆連續擔任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和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府展)東洋畫部的審查委員達十六年,其間也影響了不少台灣畫家。

如在一九三○年,與鄉原古統、林玉山、郭雪湖、陳進等共同成立「栴檀社」,進行東洋畫的交流與推廣。一九三四年以後,木下最常畫台灣山景,尤以觀音山為多,他將「四條派」畫風逐漸「在地化」,使台灣的風土入畫,形塑木下靜涯在台時期的重要風格。此外,他也熱心參與地方事務,自一九三二年開始擔任淡水街協議員,歷經四到七屆。

一九四六年,木下被遣返日本,他將大量畫稿與書籍留給私塾學生蔡雲巖。蔡家後代在此次舊居修復後的展覽中,提供了多數珍藏的木下資料和畫作。

木下的舊居,在戰後曾作為淡水稅捐處職員宿舍,後因老舊而閒置多時。修復後的舊居,主體建物樓高兩層八公尺,面寬約十二公尺,為一矩形建物。

其屋頂屬兩層落水形式,屋頂簷廊磚柱間設有雨庇,可降低雨水潑進簷廊,此為當時多雨的淡水建築特色。一樓則為唭哩岸岩砌成的石條牆面,二樓為減輕重量壓力,則採用扁平的尺二磚做斗子砌牆,為一格格之空心方盒,內部以石子、泥土填充。

另外,一樓門口邊,有木下生前喜愛的猿猴和火雞藝術裝飾。舊居旁邊有空地,立有雕石,刻有木下遺言「好日,好日又好日」。

在舊居展示內容方面,一樓多為木下生平及畫作,和台灣當時畫壇之歷史介紹;二樓則主要有木下返回日本後之個人畫室之實景布置等。從二樓走廊,可見到淡水河及觀音山風景,怪不得木下當年擇此而居。

無論看畫、看景、看建築,木下靜涯舊居,是淡水值得一訪的新景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