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湘西峽谷奇觀 雲中天橋串起「幸福」「家庭」

文/記者趙眾志 |2022.01.08
1640觀看次
字級
2012年矮寨大橋正式通車。 圖/新華社
矮寨大橋吸引愈來愈多的人探奇訪勝。 圖/新華社
修繕前(上)和修繕後(下)的矮寨公路。 圖/新華社
矮寨大橋(右)和矮寨盤山公路(左)。 圖/新華社
矮寨大橋有「雲中天橋」的稱號。 圖/新華社
二○一一年建設中的矮寨大橋。 圖/新華社

文/記者趙眾志

「幸福」和「家庭」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兩個苗族自然寨,坐落在德夯大峽谷兩側高山之上。天氣晴好時,兩村相望可及。

十年前,幸福村小夥子迎娶家庭村苗族姑娘,前一日要雇請十幾個精壯漢子,去姑娘家中挑「嫁妝」。次日,大家天不亮起床,中午才能趕到山腳,男方提前準備午飯送來,眾人吃罷繼續趕路,抵達幸福村時已是日落。

而十年後的今天,一座「雲中天橋」連起「幸福」、「家庭」,過去一整天的行程只需幾十分鐘便可完成,也讓周邊數十苗寨從貧窮走向「詩和遠方」!

近日,記者來到神奇而美麗的湘西,沿途尋訪這座「雲中天橋」為深山苗寨帶來巨大變遷背後的「祕密」。

築橋技術世界先河

站在位於湖南省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懸索橋(簡稱「矮寨大橋」)一側的山嶺上遠眺,這座主跨一千一百七十六公尺、沒有任何橋墩的大橋,如同「懸掛」在峽谷上方三百多公尺的高空中。平坦寬闊的橋面上(寬度為二十四點五公尺),來往車輛川流不息。

清晨,記者乘車駛上大橋,峽谷正在起霧,乳白色霧氣籠罩橋面,車行其上,宛若「騰雲駕霧」。這一刻,眾人明白了它為何被稱為「雲中天橋」。

二○○八年,從雲南祿豐到吉首擔任「大學生村官」的彝族青年劉思偉去湘西龍山縣參加培訓,路上用了近七個小時;而在矮寨大橋通車後,這段路程縮短到三個小時。

「過去,交通不便嚴重阻礙了發展。」矮寨鎮黨委副書記劉思偉說,「如今,大橋暢通了物流,把產品帶出山,把客人帶進來,不僅改變了交通格局,同時也改變了周邊鄉鎮的發展思路和人們的思想觀念。」

二○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吉首市矮寨鎮周邊十里八村很多苗族老人身著只有節日裡才會穿的最豔麗苗服,天不亮便聚集在峽谷兩側台地上。這些平時只圍著廚房、井台和幾畝薄田打轉、最遠也只到集市「趕場」的人們,當天不約而同盛裝前來,只為見證一件既新鮮又意義非凡的大事——矮寨大橋通車!

這座開創出世界築橋技術史多項「先河」的大橋建成通車,打通了湘、渝兩地交通瓶頸,其下方一條舊公路也成了「旅遊勝地」。

峭壁之上網紅公路

一九八○年代末,一輛運糧車凌晨從重慶秀山縣進入吉首,天亮後卻又繞了回去!司機大惑不解,只得掉頭重走,直到進入矮寨盤山公路(簡稱「矮寨公路」)俗稱「∞字拐」的路段,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被「繞暈」,走了回頭路。

「矮寨公路」建成於一九三七年,是國道三一九幹線(舊稱湘川公路)的「咽喉」,回旋盤繞於當地人俗稱「矮寨坡」的峭壁之上,六公里內竟有十三道銳角急彎、二十六截幾乎平行的上下重疊路面,最窄地段不足四公尺,號稱「公路奇觀」。

當初修路時,築路員工用「竹簍」懸吊山壁間,落下的碎石奪去了一些工人的生命。抗戰期間,這條路是銜接西南大後方的重要通道。

新中國成立後,它擔負著繁重的運輸任務。然而司機們對「矮寨公路」的印象就是擁堵、危險和事故頻發,每到此處,都很焦慮。

「最多時一天一萬多輛,重載車占七成,偶爾還會發生側翻,幾乎每天都堵。」曾在「矮寨公路」值勤八年的吉首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副大隊長吳浩說,「有時從前天中午堵起,一直到第二天下午甚至晚上。經過『矮寨坡』,不堵車反倒不正常。」

時至今日,這條曾是砂石路面、塵土飛揚、狀況惡劣的舊公路如今不僅不再擁堵,反而變成一條遊客不斷的「網紅公路」。很多人驅車來此,只為一睹「公路之險」和「大橋之奇」。

深山苗寨的改變

黃金茶谷招來茶葉媳婦

如果沒有矮寨大橋,周邊苗寨群眾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采。

幾年前,吉首市矮寨鎮坪年村民楊任峰外出打工時結識了湖南益陽姑娘劉麗暉。節假日二人回湘西,卻只在吉首、鳳凰等地遊玩,從不到坪年村去。因為楊任峰覺得家裡實在太窮,不好意思讓劉麗暉看到。

大橋建成後,坪年村民種起湘西特產「黃金茶」,破敗的房子被帶閣樓的新板屋取代。楊任峰帶著女友回家鄉舉辦婚禮,並一起經營茶園,劉麗暉也因此被人喚作「茶葉媳婦」。

「如今大橋周邊已形成一條幾十公里長的U形『黃金茶谷』。」吉首市鄉村振興局產業開發指導組的彭明安說,「近幾年,嫁過來的『茶葉媳婦』已有十幾個了。」

不僅如此,包括金秋梨、白雲貢米和苗繡等特色農產品和手工藝品,如今都通過大橋源源不斷地運出深山苗寨。

發展矮寨奇觀旅遊

這座被稱為峽谷奇觀的「雲中天橋」通車後,成為當地旅遊核心品牌,為了能讓遊客一窺德夯大峽谷的神祕面紗、側面觀察大橋,「矮寨懸崖棧道」也於二○一八年三月開放,形成一個包括路、橋、峽谷、苗寨在內的「矮寨奇觀旅遊區」,成為研學遊、科普遊、地質遊和戶外運動的重要基地。

旅遊業推動了周邊深山苗寨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傳統村落與現代生活的完美融合。「十年前,坡頭(即『矮寨坡』)上邊一瓶礦泉水都沒有賣的。」吉首市德夯風景名勝區管理處黨工委書記吳勇說,如今,民宿、餐館、農家樂二百八十多家,景區百分之八十七的員工為苗寨居民,並帶動周邊三萬多名群眾脫貧。

矮寨鎮幸福村村民龍合雲曾因受不了貧窮而外出打工,大橋通車後他回到家中,用學到的「廚師」手藝開餐館,僅用一年時間,就成了有超市、開汽車的「有錢人」。龍合雲正在申報擴建「農家樂」,因為「地方太小,已經不夠接待」。

記者結束尋訪離開湘西之時,「雲中天橋」再次出現在我們頭頂上方。它像一條紅色綢帶,高懸於峽谷兩側山峰之間,吸引著愈來愈多的人探奇訪勝,也引領著愈來愈多的苗族村寨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