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首度發現 深層睡眠或慢波睡眠 最能恢復健康 耆老及肥胖者要多加注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芝加哥大學上月三十一日公布最新研究指出,僅三天睡眠不良,就足以大幅降低體內處理葡萄糖能力,並增加糖尿病風險。
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表示,連續三個晚上抑制深層睡眠,會使健康青年人萄糖耐量降低,程度之高如同體重增加二十磅至三十磅(八至十三公斤)。
研究結論指出,儘管體內處理葡萄糖能力,有可能調整適應長期睡眠剝奪。不過,耆老及肥胖者的不良睡眠習慣,可能與糖尿病的發展有關。
深層睡眠或慢波睡眠,被視為最能恢復健康的睡眠形式,且已證明對清醒頭腦極為重要,而這次是首度研究發現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作者伊凡‧考特(Eve Van
Cau)說:「我們實驗室先前的研究已經證明,長期、部分的睡眠剝奪、食慾改變、新陳代謝不正常、肥胖及糖尿病風險之間,是有許多關聯」,「這項研究結果更確立那些關聯,並增加新的線索」。
這項研究,是以九名身體瘦的健康青年人做實驗,並模擬六十歲以上耆老,每晚僅二十分鐘深層睡眠的典型模式。這些年青人睡眠經過干擾之後,檢驗發現胰島素敏感度降低百分之二十五,意即需要更多胰島素分解等量的葡萄糖。不過,其中八名受測者的胰島素分泌並未增加,結果顯示血糖上升百分之二十三。
考特表示:「既然深層睡眠減少,是耆老的典型睡眠模式,且在肥胖有關睡眠失常患者也常見,這項研究結果顯示,改善睡眠質與量的方法,將有助防止或延緩高風險群發生第二型糖尿病。」這項研究報告二日將發表在「國家科學院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