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天然食物,例如藍莓,能有效降低細胞壓力,穩定細胞內環境。圖/123RF
【本報台北訊】「我爸爸不抽菸也不喝酒,為什麼還會得肺癌?」這樣的提問,在診間愈來愈常聽見。醫師指出,肺癌的發生並不僅與吸菸有關,長期的生活壓力與身體代謝混亂,也可能成為癌症形成的重要推手。建議民眾要有充足睡眠並規律飲食,讓細胞可以暫時休息。
研究指出,當身體面臨壓力時,細胞會讓蛋白質與核酸聚集形成臨時空間,以便節省能量、應對外界挑戰。這原本是保護機制,但若壓力持續存在例如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空氣汙染、情緒焦慮等,反而變成癌細胞的藏身之處,幫助它們逃避免疫監控與藥物攻擊。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形容,細胞也會累,只是它不會喊出來。
現代人面對的壓力不僅來自心理層面,還包括吃太快、糖分攝取過多、長期睡眠不足等。當壓力累積,細胞內會出現所謂的「壓力顆粒」(stress granules),讓細胞暫時停工、進入「省電模式」。若這樣的狀態無法解除,細胞修復功能受阻,反而成為癌細胞增生與抗藥的溫床。
每天多蔬果 中和自由基
研究同時發現,這些凝聚體與體內「氧化壓力」密切相關,過多的自由基會破壞蛋白結構,使細胞無法恢復正常功能。
張家銘醫師表示,日常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天然食物,能有效降低細胞壓力,例如芭樂、藍莓、綠花椰菜、薑黃與綠茶。這些食物能中和自由基,穩定細胞內環境,每天多一份蔬果、多一杯綠茶,就是最實際的防癌行動。
深層睡眠 啟動細胞自噬
張家銘說,癌細胞還會利用「谷胺酸代謝」(glutamine metabolism)穩定凝聚體,在高糖或胺基酸過剩的環境中更具活性。應避免血糖劇烈波動,三餐保持規律、減少甜食與精緻糖攝取,選擇原型食物與高纖蔬菜,讓身體代謝維持穩定,有助於降低癌變風險。
而睡眠也是關鍵的一環,張家銘指出,深層睡眠能啟動細胞自噬(autophagy)機制,清除老舊蛋白與異常凝聚體。若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這套修復系統就會崩壞,導致細胞「垃圾」堆積,增加癌化機率。睡眠不是休息,而是細胞的修復時段,每天準時睡、少滑手機,比任何保健品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