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內高手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快到了,在冷颼颼的寒冬裡,喝一碗熱呼呼的湯圓,不只讓身體暖呼呼,也喚醒昔日過節的幸福記憶。
有鑑於此,住家附近的社區發展協會舉辦搓湯圓活動,老師、營養師及義工團隊,開心地與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一同搓湯圓,提前歡度佳節。除了陪伴長者一起熱鬧過節,也希望可以透過節慶的「現實導向」,引導長者重新走入社群,學習新事物,進而改善認知和記憶力衰退的問題,減輕日常生活的障礙。
冬至湯圓俗稱「冬節圓」,意味著「圓滿」與「添歲」,吃過湯圓就代表長了一歲。活動期間,營養師全程以不太「輪轉」的台語說明冬至的由來,逗得大哥大姐笑聲不斷。接著在義工協助下,大哥大姐們有模有樣地搓揉麵團、包餡料,捏出一顆顆圓滾滾的紅白圓球,個個「嘴笑目笑」,提醒著彼此團圓的日子又到了!
大家一邊搓湯圓,一邊聊著年輕時的回憶,讓里民活動中心縈繞著暖暖的團圓氣氛,有如一家人齊聚一堂過節般熱鬧溫暖。
「大哥大姐來唷,吃湯圓囉!」這次營養義工組特別特地準備了古早味的紅糖桂圓薑汁湯圓和蔬菜鹹湯圓,另外再搭配琳瑯滿目的紅豆、芋頭、花生,綠豆、地瓜、玉米、綠豆,以符合長者不同的口味。
營養師表示,十顆無餡小湯圓熱量約七十大卡,相當於四分之一碗飯的熱量,所以建議長者平常若要食用,除了選擇小顆一點的方便咀嚼外,也可以搭配綠葉菜或菇類當成正餐食用;同時也不忘提醒腸胃不佳、有三高、慢性病的長者,淺嘗一、二顆就好。
熱呼呼的湯圓起鍋後,大哥大姐們個個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嘗自己的手藝。大家捧著碗、吃著熱呼呼湯圓,一顆接著一顆,頻頻舉起大拇指說:「好吃、好吃,還是自己包的的湯圓最好吃!」
老師說,水滾後,圓圓胖胖的湯圓會慢慢浮上水面,煞是好看,彷彿一輪明月掛在雲端。天上明月,碗裡湯圓,象徵著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因此,冬至吃湯圓,表達的即是闔家團圓的美意。
他又問在座長者:「一顆一顆圓滾滾,撲通撲通跳下鍋,大火滾小火煮,香香QQ好滋味。這個謎語的答案是什麼呢?」大哥大姐一起用宏亮的聲音回答:「湯──圓!」答對了!禮物就是每人可以帶一碗湯圓回家和家人分享!
最後,大家一起舉杯祝福在座的長者:「開心吃湯圓,健康食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