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上與母親同行

文/莊月泙 |2021.12.19
1469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退居和尚、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和莊陳金蟬老菩薩(右三)及家人在屏東講堂合影。圖/鄧文程
母親莊陳金蟬十八歲即嫁入莊家,莊氏親族總共十三戶人家,一起聚居於三合院的老房子內外圍,白天各戶把門打開都可以互通,老房子就成為孩子們玩捉迷藏最好的遊戲場。圖/莊月泙
莊陳金蟬老菩薩的小女兒莊月泙(左二,目前任屏東教師分會會長)一家人是佛光「三好人家」。圖/莊月泙
一○二年功德主會,莊陳金蟬老菩薩(前排左二)和大女兒莊月香檀講師(右一)、大女婿屏東教師分會會長許世在(後排右)、小女兒莊月泙(前排左一)及小女婿鄧文程(後排左),皆是屏東金剛第十一分會委員,在佛館五和塔拍照留念。圖/佛陀紀念館

文/莊月泙

母親莊陳金蟬十八歲即嫁入莊家,莊氏親族總共十三戶人家,一起聚居於三合院的老房子內外圍,白天各戶把門打開都可以互通,老房子就成為孩子們玩捉迷藏最好的遊戲場。

母親侍奉公婆、帶小孩,用爐灶燒柴煮飯,父親任職屏東農田水利會,是大家庭裡唯一的公務員,左鄰右舍經常請他代筆寫書信,經濟生活雖不富裕,但是父母都很熱心好客,有時堂叔們出海捕漁回來,會分一些魚獲給我們加菜,偶爾外公也會帶來自家種的白米、蔬果來探望女兒,母親也會讓我們端去堂叔伯家分享。

大家平時相處像兄弟姐妹,但妯娌間也會有磨擦,母親自律甚嚴從不多話也不與人為惡,對孩子的管教也很嚴格,有時堂兄姐們吵架,她總是會告誡我們,要靠著堅強的毅力及忍耐力安住於大家庭中。父母辛苦將我們養育成人,受到伯叔們的敬重。

母親五十八歲走入佛門,找到法身慧命之家,聞法歡喜,每周二不辭辛苦,從東港搭一小時客運車和大姐月香到佛光山屏東佈教所共修,持續數年直到東港佈教所成立,兩人也一起在佛光山求授三皈五戒,母親法號「德屏」。

聽聞星雲大師創立國際佛光會推展人間佛教,母親和大姐即護持大師理念,都加入成為佛光會員,大姐更成為屏東教師分會創會會長。母親開始義工人生福慧雙修。二十幾年前,母親響應百萬人興學,發願勸募五十位興學委員,不會騎車的她,持續三年頂著大太陽走到親友家收款。日常也和佛光會員到佛光山大寮幫忙洗菜、整理房務,學佛修行三十幾年,為子孫們立下了典範。民國九十年,母親和大姐接引我成為佛光人,我們兩家先後皆獲頒贈「三好人家」的殊榮。

九十四歲的母親,在臨終前沉睡十幾天,五個子女隨侍在側,十二月一日大姐和我在母親床邊誦《阿彌陀經》、〈往生咒〉、〈讚佛偈〉,並為媽媽解說經文,接著我們告訴媽媽放下萬緣往生淨土,抬頭看到媽媽眼角泛淚,我們跪下來拜別母親,也因不捨而泣不成聲。

二日清晨,母親在睡夢中捨報往生。我們也見證奇蹟,母親從往生到入殮,都是帶著微笑。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帶領住眾來為她主持佛事並為她開示,家人心懷感恩。

感謝三寶慈悲垂護,感恩常住法師慈悲誦經,母親生前結了好多法緣,每場佛事都有佛光人遠道前來助念。

祝福母親花開見佛、蓮品增上,我們會繼續在佛道上精進修行,來日與您在西方淨土相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