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奚淞
畫家、文學家,喜以「手藝人」自居。
1946年出生,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後,留學法國巴黎習畫。1975年返國,先後擔任《雄獅美術》、《漢聲雜誌》編輯,長期關注國內藝術環境發展,投入文化扎根的工作,曾參與兒童叢書的編寫策畫,並在報刊上發表系列木刻版畫與散文。中年後潛心探究佛學,擅長佛教藝術創作,尤以白描觀音、佛傳油畫著稱。
出版小說、散文、兒童文學、畫冊等十餘種,包括《封神榜裡的哪吒》、《姆媽,看這片繁花!》、《三十三堂札記》、《光陰十帖——畫說光陰》、《大樹之歌——畫說佛傳》、《微笑無字書》等。近期與白先勇合著《紅樓夢幻》。
圖/奚淞
記憶中的少年時光,是在荷花池塘邊度過的。圖/奚淞
文/奚淞
記憶中的少年時光,是在荷花池塘邊度過的。
川川,那時候,我就住在植物園附近。
因為有荷池,所以季節彷彿也戀駐於荷開的六月了。
最愛的是露凝荷葉的清晨,珠鑽般晶瑩的水滴由傾側的葉緣滑瀉,而飽含生命重量的花蕾,正參差由繁密葉蔭深處伸起。那淡青、嫩紅和粉白,如此奇異的不沾一絲塵垢。
年輕,即使是耽於初生的情欲、常以為內心充滿迷離的夜影、憂鬱至時時想自毀的地步……而時節也還是盛夏,花季也待初始吧!
看一隻白腹秧雞拍翅竄出池中的莎草叢,發出「苦呀、苦呀——」滑稽的叫聲,纖長的兩足輕盈踏行於水面綠萍和荷梗,轉瞬明亮的眼珠逡巡穿飛的水蜻蜓,我便不自覺的舒臂笑了。
似曾相識的容顏
重重青絨般的葉蓋在晨風中輕搖,上方如幻浮起千百朵新荷。當花瓣在透明的空氣中舒放,四面八方乍然成了清香世界。
川川,像覆映在琉璃寶鏡中,花葉有無數的重疊以至於無盡。隔著時間往記憶中的荷池探望,每一朵花都像似曾相識的容顏。有時是他,有時轉為你,有時又變成了我……
更明亮了。一陣風吹襲,整片荷花蕩擎持著無數青春笑靨,冶紅蕩綠,彷彿要從舞踊中騰跳起來。剎那間,季節消失、花影不見、綠萍褪盡,只剩黑鏡般沉寂的水面。
川川,此刻我轉側記憶中的鏡片,把時間、空間濃縮成幻象,其實,也正是我真實的感受啊!
在空寂裡無言微笑起來的,該是佛陀吧!?
在空寂裡流淚的,則是我們的唐代詩人李義山了。他寫下如此四句詩行,留給後世的賞荷人:
荷葉生時春恨生,
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
悵望江頭江水聲。
(摘自《給川川的札記:2021傳愛版》,聯合文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