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請讓我見世尊一面!」雲遊的苦行外道須跋陀羅向阿難央求。樹林裡光線藻暗,阿難眼中彷彿閃爍淚光:「不行啊!朋友,此刻世尊很疲倦……。」圖/奚淞非報系
「無論如何,請讓我見世尊一面!」雲遊的苦行外道須跋陀羅向阿難央求。樹林裡光線藻暗,阿難眼中彷彿閃爍淚光:「不行啊!朋友,此刻世尊很疲倦……。」
晚年的佛陀身體變得衰弱。常鬧背痛而需倚柱說法的他,自喻為「一輛老舊、支難的車」,必須善加維修才能行動。但持續四十餘年的遊行說法,並未因病而暫止。八十歲那年,佛陀曾患嚴重血痢。小癒未久,接受鐵匠純陀供養,誰想到這竟成了他最後一餐。
往拘尸那羅途上,佛陀強忍身體不適,且歇且走。行至一片沙羅樹林中,他終於就阿難所鋪設的臨時床蓆躺下了。當地鄉民聽說聖人將入滅,聞風而來。外道須跋陀羅心想聞法的機緣不可再得,也拚命地趕路而來。無奈他再三想趨近沙羅樹下的床鋪,卻被阿難以「不要打擾世尊休息」為由推拒。
爭執低語竟傳進佛陀耳中。佛陀睜開眼道:「他不是故意打擾我的,他是來向我請示法義的。讓他來吧!」須跋陀羅於是狂喜趨前,匍匐吐露一連串修行疑難。
佛陀聆聽,並加以詳細回答。天色向晚,幽靜林間一道夕陽餘暉照亮了躺臥、說法中的佛陀。是誰,能如此揭示世間顛倒、扶正傾斜?是誰,指示道路予彷彿人生的迷途者?是誰,在千年暗室裡,點亮起那一盞燈火?
佛陀的語言,宛如那返景入林的夕陽之光,變得無比透澈、清晰:「……缺乏八正道,不能良好修行;不具足八正道,不構成解脫之門,明白嗎?」須跋陀羅成為佛陀所收,最後一位弟子。
相隔兩千五百多年後,我在一次佛蹟之旅中來到佛陀入滅的沙羅樹林。我分明看到這份慈悲的光照,歷經歲月,猶自徘徊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