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辭典》桃紅的芬芳──感官的參差對位

朱嘉雯 |2007.12.07
898觀看次
字級

作家張愛玲偏愛紫色的襪子,遺物中一件孔雀藍鑲金線的衣服,據說是她的最愛。許多傳記學者都不會忘記張愛玲曾用人生的第一筆稿費買了一支口紅的故事,彷彿這是人生絢麗的起點。日後她用檸檬黃配士林藍,蔥綠配桃紅……甚至說出,穿桃紅的衣服能聞出香味等驚人之語,也就說明了文字意象的出格,實源自深具藝術特質的感官體驗。

法國象徵主義詩人韓波(Rimbaud)在他的十四行詩裡,歷數每一個母音和它專屬的顏色;小說家于斯曼(Huysmans)則有「嚐嚐管風琴」的特殊想法。文豪巴爾札克更是直接道出:「聲音、顏色、香味和形狀,擁有相同的根源。」相較之下,德國文學家霍夫曼(E.T.A.Hoffmann)則更重視聽覺、視覺與嗅覺之間的應和關係,他把靛藍色比喻為大提琴,綠色比喻為人聲,黃色比喻為單簧管,鮮紅色比喻為小喇叭……在《克萊斯勒言集》中,一往情深地比擬:「宗教音樂像萊茵河與法國陳年老酒,歌劇則是非常精緻的勃根地紅酒,喜劇是香檳,抒情詩是醉人的美酒。」或許,感官原只是浪漫心靈的無盡延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