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論歷史》中匈和平

柏楊 |2007.12.07
533觀看次
字級

  一向,西方世界,從中亞烏孫王國(首都赤谷城在中國邊境)直到安息王國(伊朗),凡是跟匈奴汗國接壤的,都敬畏匈奴,而瞧不起中國。自匈奴單于朝見中國,大家轉而敬畏中國。


匈奴汗國於西元前三世紀崛起,南下侵略,中國跟它苦苦纏鬥,歷時二百年之久,終於獲得最後勝利,雖羅馬帝國之擊敗迦太基共和國,艱難也不過如此而已。本年(前五一),匈奴汗國呼韓邪單于(十四任)欒提稽侯柵到中國首都長安朝覲,以及中國協防兵團之進駐王庭,使北方邊患,得以解除。

然而,這麼一項偉大的盛典,中國所有史籍,包括《資治通鑑》在內,記載的簡略,使人氣沮。而這簡略記載,又復糾纏成一團,毫無條理,再度出現「說不清」的毛病。

唯一的男主角欒提稽侯柵,反而成了一個隱形人物,而第二男主角劉病已,也像一塊不重要的木偶。所謂典禮既畢,是什麼典禮?所謂渭橋之會,兩國君王有沒有見面?當時儀式如何?談些什麼?一片模糊。

筆下「寫不清」,嘴巴「說不清」,也就是腦筋「想不清」。想不清的原因是,重文輕武的傳統觀念下,把英雄血汗換來的成就,輕鬆抹殺掉,一味地在紙上做著五帝三王的大夢。使我這個從事翻譯現代語文的作者,都感到滿面羞慚。這麼一個空前的盛典,如果由司馬遷執筆,恐怕字都會從紙上跳起來。現在,不但筆調平庸而已,連詞句都根本不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