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繪本】多功能兒童讀物的誕生《花鬧白雲端》

文/廖振富(中興大學台文所兼任教授) |2021.12.05
1735觀看次
字級
《花鬧白雲端》 圖/國立臺灣文學館提供

文/廖振富(中興大學台文所兼任教授)

文學與繪本

以前有句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可以改寫為:「熟讀臺詩兒童繪本,會熱愛臺灣,也會更熟悉鄉土」。《花鬧白雲端》可說為這句話,提供了明確的例證。



國立臺灣文學館從2018年迄今,每年推出一本《臺詩兒童繪本》,前三年分別是2018年《吮筆學塗鴉》、2019年《童嬉憶昔年》、2020年《貓奴容酣睡》,2021年又將出版第四本《花鬧白雲端》。

綜合觀察這四本童書,可看出演變的軌跡,第一冊《吮筆學塗鴉》選詩18首,以季節時令為主,其次是海洋、風土、歷史。第二冊起,每冊只選10首,第二冊《童嬉憶昔年》主題非常多元,包括童年、族群、飲食、物產、山岳、新器物、地方特色等,似乎想透過本書呈現臺灣古典詩的豐富性。

經過前兩冊的嘗試,第三冊有以下兩項明顯的變革,其一是主題更集中,10首中關於民俗節令與特殊物產者多達7首,其次有3首是描寫動植物的詩。其二,經由QR CODE掃描,可直接聆聽專家及小朋友吟唱這些作品,達到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學習效果。

透過上述的經驗累積,第四冊所選作品主題更集中,全都選錄臺灣特殊的植物,包括莿桐、木棉、苦楝、一葉蘭、一丈紅、綠珊瑚、含笑花、七里香、指甲花、烏桕。除了生動的圖畫,本書還附上教羅拼音,每一首詩右下角有QR CODE,以手機掃描,可以欣賞動畫呈現的植物,而同一首作品可分別聽到大人與小孩吟唱。我個人偏愛兒童朗讀吟唱的版本,可愛的童音咬字清晰,非常悅耳動聽。另外,本書最後更增加延伸閱讀,方便讀者植物花卉的知識,臺羅拼音也檢附在後面,讓無論是臺羅或是教羅的老師都可以透過書籍來進行臺語教學。

因此,《花鬧白雲端》堪稱這一系列繪本的進化版,從編輯意圖觀察其教學功能,兼涵文學涵養、音樂欣賞、植物知識、美術與動畫,甚至擴及母語教學等。

選詩用字內容淺顯

從選詩而言,由於讀者設定對象是兒童,所以選詩用字與內容都不能太艱澀,涉及的歷史背景與典故也不宜多。這四冊所選的詩,全都是四句的五言與七言絕句,雖然部分作品的用字較冷僻,但多數仍屬淺顯易懂。

《花鬧白雲端》可說是歌詠臺灣植物花卉的微型詩選,描寫植物的詩要生動,必須要做到「形似而得神」,既能抓住花卉植物的外觀特徵,也要呈現詩歌的神韻與美感。父母、師長若以此當作兒童讀物或教材,可發現本書具備多功能的學習效果,方便又實用。例如這首描寫莿桐的詩:

「百朵紅蕉簇一枝,偶然著葉也相宜。煙籠絳羽鸚哥舞,信是春城火樹奇。」

本詩作者是清代康熙年間來臺任職的官員孫元衡,詩中第一句「百朵紅蕉簇一枝」,若配合實際照片觀察,可發現此句生動呈現刺桐花的顏色與外形:莿桐花的形狀如一枝枝鮮紅色的芭蕉,簇擁在枝幹上盛開著。第三句「煙籠絳羽鸚哥舞」,作者自註:「雲南稱為鸚哥花。」這句形容花朵鮮豔的色澤與動態,有如鸚鵡在風中跳舞,「絳羽」是鮮紅色的羽毛,「舞」描述搖曳的姿態,非常生動。最後一句「春城」,是指作者任官的臺南府城,火樹則是形容花朵盛開的刺桐樹,展現出火焰燃燒般的熱情,這是臺灣地處亞熱帶的特殊風情。

對成人也是一種學習

有些作品可以嘗試先讓孩子讀文字,加以簡單解說,但不要讓孩子看圖畫,鼓勵孩子猜謎,例如這首詩:

「條枝暢茂舞春風,匝樹花開色紫紅。乍見綠陰搖曳處,紛紛如雨落牆東。」

春天的樹上開滿了紫色花朵,微風輕輕搖曳,細小花瓣就掉落滿地,那是什麼花呢?答案是「苦楝」,孩子需用一點心思去想,但又不會太難,如此應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又如下面這首詩,並不適合猜謎,因為第一句已清楚交代是歌詠木棉:

「春光爛漫木棉紅,火齊珠懸二月中。飛絮漫令膏血盡,幾人安燠護寒風。」

但可以換個方式引導孩子思考:本詩描寫的木棉有哪些特徵?諸如:外觀像什麼?(火齊珠懸:火齊珠是一種寶珠,形容木棉花如碩大鮮紅的寶珠高掛著),何時盛開?(二月中),花掉落後有何變化?(飛絮漫令膏血盡:暗示花落之後,棉絮飄揚),有何功能?(棉絮可製成冬衣禦寒)。如此一來,除了欣賞本詩的文學美感,也可達到學習植物知識的效果。

有時候,如何根據不同詩作的特色引導孩子欣賞,父母或師長必須對臺灣風土有一定的認識,對成人而言,也是一種學習過程。例如這首〈漁村〉:

「插竹編籬不厭低,丹楓烏桕種成畦。海濱魚麥生涯好,釣罷歸來夕照西。」

作者是日治時期臺中大甲詩人許天奎,詩中提及海濱漁村捕魚與農作種植同時兼顧,最後一句是呈現黃昏時刻詩人釣魚而歸的悠閒。不過更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前兩句,詩人寫出他所看到的漁村特殊植物景觀,一方面在住家外圍種植竹子成籬以防風,一方面在田邊種了一整排的楓樹與烏桕,因為高大的楓樹與烏桕樹可以抵擋強大的風勢,讓田裡農作物順利生長。而這種景觀,若實際到大甲、苑裡靠海一帶,仍時常可見。

以前有句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可以改寫為:「熟讀臺詩兒童繪本,會熱愛臺灣,也會更熟悉鄉土」。這本書可說為這句話,提供了明確的例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