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芷涵移居月津追求藝術理想

文/林果 |2021.12.04
4105觀看次
字級
入夜後的月津,既美麗又神祕。圖/李芷涵提供
各種活動讓藝術和生活結合。圖/李芷涵提供
月之美術館充滿美感的形象牆。圖/李芷涵提供
月之美術館展出和貓有關的主題。圖/李芷涵提供
藝術共創營完成竹編藝術作品。圖/李芷涵提供
李芷涵移居月津追求藝術理想 圖/李芷涵提供
一片牆瓦,也有藝術元素。 圖/李芷涵提供
拆掉裝潢的老屋骨架十分美麗。圖/李芷涵提供

屏東出生的李芷涵,目前任職於藝術工作室,專案負責一家美術館的營運。不到30歲的她,曾在嘉義南華大學求學,先後漂移在屏東、台北、台中、台南等地工作,逐藝術而居,目的是為了「追求理想生活」的樣子……



畢業於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系的李芷涵,生於屏東、求學於嘉義,畢業後在屏東、台北、台中等地文創產業領域工作,現為禹禹藝術工作室成員,專案負責台南鹽水月津港「月之美術館」的營運與推動。

移居為求理想生活

2010年起,禹禹藝術工作室開始在當時的台南縣鹽水鎮,以當地舊名「月津」進行規畫,推動元宵節「月津港燈節」,響應原本縣府進行的「月津風華再現計畫」系列活動,也展現獨具一格、具台灣風味的國際級藝術節慶嘉年華。

嚴格說起來,「月津港燈節」不只是燈節,在禹禹藝術團隊的理想中,希望藉由藝術,讓家鄉被看見,更希望是個孵夢基地。2016年起,燈節創作開放徵件,讓全台藝術設計相關科系學生投件徵選,包括李芷涵在內,目前工作室成員,很多都是當初參與的學生。

志同道合一起孵夢

為藝術理想「遊牧」全台的李芷涵,為了完成心中的藝術理想,來到月津,愛上月津,也選擇落腳月津。「是不是在地人不重要,重點是喜歡這裡,和志同道和的夥伴,一起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樣子。」李芷涵說。

雖然燈節如今已具國際知名度,甚至得到德國紅點設計獎,但老鎮的現實狀況是:工作機會仍少,沒有高中大學,留不住青壯年和學子。「在燈節辦到第3、4年時,禹禹藝術的兩位創辦人,就有成立月之美術館的想法。」畢竟,燈節是短期的、節日性的展演,如果能做一整年、長期的規畫,才有可能讓月津的孩子樂於回到故鄉。

經驗催生出美術館

2019年,政府力推「地方創生」,禹禹累積10年的經驗能量終於爆發,此時李芷涵正式成為推動「月之美術館」的成員。李芷涵說,這個美術館其實是一種「無牆美術館」,沒有一棟實體建築,而是以整個鹽水作為場域,街巷就是展覽場,所有的活動、創作,「目的及核心,主要在於讓地方人事物更有連結,但過程充滿挑戰」。

為了延續燈節效益,也深掘各產業的藝文潛力,美術館以中山路的月津故事館為據點,一樓開放藝術家投件辦展,同時擁有遊客中心功能;二樓為工作坊,主辦藝術教育、講座推廣。以一整年的運作為主軸,希望藉由各種藝術行動主題,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如裝置設置時,常需要的鐵工、木工、燈具、水電……等。

藝術讓城市活起來

2019年美術館首波行動,除了邀請藝術家,更大量捲動在地居民加入,舉凡種花美化街道,或創造文化小角色,藏在巷弄裡,都需要在地人一同參與。

「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需要大量跟居民溝通,為什麼想做?為什麼放這裡?出發點是什麼?由藝術家梳理出一個文化脈絡,有時候連居民都很驚訝,原來還有這樣的故事,過程中,雙方就會有藝術教育、文化交流在裡面。」李芷涵認為,當居民開始討論、了解,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以美術館連結居民

這場由藝術介入生活場域的行動,一開始正負反饋都有。「一定會有審美衝突!」李芷涵最常聽到的,就是「看不懂」及「這樣真的好看嗎?」無論好看與否,活動期間人潮湧入,感受的衝擊是巨大的。

李芷涵謙卑傾聽,深刻了解有展品的地方,巷弄人擠人,非常熱鬧,會造成居民生活上某些困擾,但也有阿嬤很感動,說以前的鹽水回來了。「這其中的平衡,我們還在努力。」

「雖然我是美術館專案負責人,但其實所有活動,都要花費很多時間和夥伴的一起投入,並非我一人能獨立完成。」面對別人稱讚「美術館很成功」,李芷涵不居功,反而認為美術館就像一個大平台,是需求方和藝術人才庫的橋梁,她只是媒合兩者,讓一加一大於二。

活化老鎮閒置空間

當校園牆面有美化需求,學校便請美術館建議合適的藝術家來完成;商圈、在地特色農產品來找合作,先請專業人才透過地方採集、街巷田調、主題設定,為產品找出專屬的在地特色。

「整合資源,共同宣傳,再資源共享。」過程不但工作量大,且溝通繁雜辛苦,但李芷涵卻樂在其中。「做為團隊中的橋梁,用自己擅長的事,幫助地方發展,是我覺得很快樂的事。」

李芷涵不否認,想衍生跟地方深度的連結,第一個面臨的,就是空間的問題。「鹽水有很多閒置空間可資利用,但很多古厝不是找不到屋主,就是子孫都在外地。」想取得閒置空間的使用權,過程不易,如能成功,對當地的文化保存大有助益。



老鎮+藝術= 未來無限可能

台南市鹽水區中正路上,名為《光陰使者》的作品,當初協調眾多住戶一同參與,以此段街屋的特殊立面,將日治時期仿巴洛克裝飾紋樣,結合當代藝術,打造日夜皆可觀賞的裝置,醒目的裝置,如今已然成為藝術新地標。

日治時期第一銀行的老屋空間,轉手三代,禹禹獲得使用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多餘的裝潢拆掉。「一拆掉才看到老屋有多美,古法建造的木造屋梁全露出來,非常漂亮的挑高空間,更驚喜的是,還在屋梁上發現屋子的身份證,日本稱棟札,這是研究建築歷史時,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從一個創作者,到推動者,李芷涵說,自己的身分或許有所轉換,但本質其實沒有不同。想將藝術植入鄉土DNA,是一種全新的實驗:「過程當然很辛苦,但有一群人陪著你一起努力,其實很幸福。所謂的藝術,或許不在表現的形式,而是喜歡『創造』這件事。」

鹽水老鎮是幸運的,在世人的忽略下,逃過千街一面的老街商業開發模式,保留獨特的小鎮樣貌,真的等到了願意尊重它、了解它的人,終得華麗蛻變。

深耕十多年,禹禹藝術團隊樂見愈來愈多年輕人來到鹽水創業。李芷涵聽在地長輩說,這幾年孩子回家的機率、時間都變多了,跟他們一樣開心。「和一群朋友,共同參與藝術產業在鹽水發生和發展,真是有趣又充實的過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