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業家 把愛心餅乾變美味

李祖翔 |2021.11.30
2973觀看次
字級
「願每一顆播下的平凡種子都能盛開美麗的天賦。」訴求創造好吃公益甜點的Tribake樂芽創辦人陳怡帆,以助人理念與所學,讓公司在起步4年間年年達成設定目標,更超額成長,未來除了持續創造公益與獲利的共贏,也致力為身障者就業培力。圖/陳怡帆提供
樂芽烘焙的餅乾,不僅嚴選食材且兼顧健康,包裝也很精緻。圖/陳怡帆提供
樂芽創辦的初衷是幫助身障者就業,在薪資給予與職務設計上都很用心。圖/陳怡帆提供
陳怡帆讀大學期間因創業比賽登記了一間公司,畢業後全心投入,4年擁有傲人成績。圖/陳怡帆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願每一顆播下的平凡種子都能盛開美麗的天賦。」訴求創造好吃公益甜點的Tribake樂芽創辦人陳怡帆,以助人理念與所學,讓公司在起步4年間年年達成設定目標,更超額成長,未來除了持續創造公益與獲利的共贏,也致力為身障者就業培力。

樂芽的高人氣,從今年中秋200萬的目標迅速「滿單」的景況可見一斑,但4年前創業時,其實很狼狽,談合作四處碰壁。碰壁之前,是5名大學生因為組隊參加教育部青年署U-start創新創業計畫,以幫身障者創造就業機會為主題,登記了一間公司樂芽,成功通過兩階段,拿到一筆創業金,陳怡帆就是其中一名成員。

這個主題深深吸引陳怡帆,讀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時她常在想所學能用在什麼地方?先到科技公司服務,又到為小型作業所代工製造手工皂的社會企業「三三吾鄉」實習,展開與實習的夥伴一起報名創業計畫之路。然而創業需要投入更多資金,畢業後每人打算也不同,但陳怡帆與一位夥伴始終堅持走下去。

堅持創業初衷 嚴選食材

剛開始,她打算用少少的錢創造最大利潤,積極找單位合作,為社福機構研發烘焙商品,但因為沒有名氣,做好事還被質疑想詐騙,才決定先有自己的品牌。「決定要做了就不會輕易退縮,已經有要付出很多的心理準備。」陳怡帆認真地儲備產品、發展培力系統、尋找工作場地、建立明確品牌,同時招募有業務經驗的夥伴。

事業摸索期,他們還開了複合式餐廳,卻遇到新冠疫情,開不到一年就決定收場止血。不過陳怡帆說,為身障者保障就業的初衷沒有變,所以餐廳的3名身障員工都留下,一起把心力放回餅乾烘焙。

為了有自己的商品,他們考取烘焙證照,從沒特色、普通的餅乾到巧遇良師當顧問、半年研發改良受大眾喜愛,陳怡帆自豪地說,「吃過的人都說好,尤其嚴選食材,兼顧健康,包裝還很精緻。」

特別的是,她注意到顧客對永續消費的敏感,因此能看見樂芽的苦心,在研發上不斷尋找有利健康與滿足身障者職場友善的方向,如使用在地米穀粉或杏仁粉取代麵粉,讓對麩質敏感或過敏的人也可以食用。

適合身障職務 社福推薦

就業部分,陳怡帆分享,有設計適合身障者的職務,也請社福機構推薦人選;薪資是樂芽的一大亮點,「我們的基本工資比庇護工場高,通過公司考核或考取證照都可以加薪,有的薪資已經提高了25%。」不過她也強調,庇護工場對障礙程度較高的身障者很重要,不能純粹以薪資高低來比較。

一般人對成功的定義是獲得名望與巨大利益,但陳怡帆認為是「能持續成長、進步並快樂著」,雖然過程不是那麼順利,還得適應「問題一直出現」的狀態,但她坦承是開心的。

現在樂芽有11名成員,包含在一般職場難以適應的身心障礙者,未來陳怡帆想朝連鎖品牌發展,提高社會影響力,讓更多身障者有機會加入,也計畫把訴求健康的無麩質產品做得很好吃。她私下透露最喜歡有logo麻雀和稻穗造型的餅乾,象徵樂芽雖小卻很團結,像一群麻雀在快樂的播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