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員工進偏鄉 孤獨長輩笑了

李祖翔 |2021.11.30
2814觀看次
字級
林昱萱(右)與居服員在90歲以上長輩家裡煮長壽麵,溫暖他們的心。圖/介惠基金會提供
2位相識半世紀的奶奶相見,享用長壽麵也玩起企業義工自製的彈珠檯。圖/介惠基金會提供
84歲、全身是病痛的鄭阿嬤(右),在居服員照顧下露出笑容。圖/介惠基金會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當孤獨成為日常,生命最後的倒數時間,既緩慢又折磨。」藝人黃仲崑為介惠基金會拍攝短片,三言兩語就將偏鄉的困境表達得淋漓盡致,而介惠南部服務中心副主任林昱萱也點出部落長輩「半獨居」的趨勢,希望這樣的現象被重視。

根據統計,台灣85歲以上近25%的老人是獨居,但在介惠服務範圍中的屏東,有不少老人是「白天獨居」的半獨居狀態,然而,即便夜晚有兒孫照顧,孩子也在擔憂未來該由誰照顧與陪伴。

在屏東三地門鄉,有位84歲排灣族的鄭阿嬤,患有高血壓、嚴重駝背和退化性關節炎,她全身都是病痛,想靠自己走幾步路都很難,只能盡量坐躺在床上。照顧阿嬤的是就讀國中三年級、品學兼優的孫女小慈,每天上學前她會煮粥,放學再幫阿嬤洗澡、做家事。白天阿嬤會把家裡的小貓當成她,但她很煩惱,以後離鄉工作了怎麼辦?暫時沒有答案。

到長輩家煮麵 送自製彈珠檯 

日前,林昱萱和社工、居服員、愛心企業發起到90歲以上長輩家煮長壽麵的行動,除了自製彈珠檯、足球檯給長輩玩,還促成一對高齡姐妹淘相見會。林昱萱說,2位奶奶同時因為身體欠佳,不能再到文化健康站活動,發現獨居生活讓她們鬱鬱寡歡,所以想給她們驚喜。

這對奶奶相識半世紀,住家距離僅1分鐘車程,卻需有人相助才能見面。相見時奶奶用族語對話,還拿出布丁、麵包款待對方,「不要小看奶奶的心意,部落沒有麵包店、雜貨店與超商,東西都是奶奶女兒特地到外面買的。」

而這個故事已披露於媒體上,但林昱萱還知道很多細節,她說那天女兒恰巧回診,被拜訪的奶奶獨自坐在家門口,就像白天獨居者。

「在我們服務的偏鄉長輩中,很多人是白天孤獨的。」林昱萱在偏鄉服務9年,表示介惠在屏東照顧300多名長輩,白天獨居就有100多人,僅瑪家鄉服務的90多名長輩中,不便出門的也超過40人,「從完全獨居到白天獨居,長輩普遍缺少陪伴,沒有人說話。」

外食飯菜過硬 客製化山地粥 

而介惠的服務,往往是客製化的,如送餐或外食常常飯菜過硬、不好消化,居服員就用地瓜、芋頭、小米、紅藜熬煮有家鄉味的「山地粥」,或在重陽節發起如幫煮一頓麵食的貼心活動。儘管照顧沒有那麼容易,介惠還是盡力去克服。

每天捐20元,介惠的「偏鄉社區照顧計畫」就能同時關心孤老又幫助在地婦女受訓成居服員,在介惠許多影片中,居服員總是充滿活力地用親切部落腔對長輩說:「你吃飽了沒?我來陪你了啊!」她們是最有溫度的陪伴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