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名作家同時也是眼科醫師陳克華,搖身
成為攝影師,透過鏡頭拍下在巴基斯坦拉合爾博物館的佛像與感動,所有攝影作品不但是此次旅途最大收穫,還受到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之邀,昨起推出「著相│犍陀羅(Gandhara)時朝佛像攝影展」,展期至十二月二十七日。
陳克華是眼科醫師,也是全才型的作家及虔誠佛教徒,遊走於各種藝術創作之餘,曾獲金鼎獎、台灣文學獎等大獎的他,今年初前往巴基斯坦參加醫學會議時,利用公餘時間到當地著名的拉合爾博物館及坦叉始羅(Taxila)等地,觀賞貴霜王朝時期的佛像,那般的寧靜與安定,忍不住按下一次次快門,保留下「心中的感動與震撼」。
在三十幅「貴霜王朝」時期的佛像藝術之美中,陳克華最動容的就是以片頁岩雕塑而成的「彌勒菩薩立像」,這件藝術創作蘊含東方文化內涵,還融入西方雕塑風格,佛像體態相當立體,雖然外觀歷經歲月的流逝及戰火的摧殘,已有些部分毀損,但卻無損於整體透露出的莊嚴、安詳。
陳克華說,佛陀入滅後約有數百年時間,人們遵守佛陀教誨,不立佛像。到了阿育王時期(西元二六八至二三二年),只以白象、法輪、菩提樹等象徵佛陀、佛教,之後的「貴霜王朝」,正值西元一世紀的印度,也就是大乘佛教及佛教造像興起的時代,該時期佛像融和印度及希臘風格、兼具東西文化元素,在佛教藝術造像史上獨樹一格,每一尊佛教雖姿態各異,但神情都顯出無比地柔軟、莊嚴,讓人看了就印相在心中。
台灣藝術教育館為配合展出,除了編印多功能小手冊,並委請致理技術學院教授陳奕愷研究撰文,提供分享。
台灣藝術教育館館長吳祖勝表示,今年是台灣藝術教育館五十周年館慶,因而邀請陳克華擔任壓軸展的主角,除了「貴霜王朝」時期佛像攝影作品,還影巴基斯坦當地的人文風景,共展出六十幅作品,歡迎民眾前去觀賞法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