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藥丸會破個洞?
圖/樹下繪本
文/余建志、王菽卿、謝亞庭
感冒時,醫生總會開很多很多的錠劑與膠囊,叮嚀三餐飯後按時服用!錠劑與膠囊皆屬於口服固體製劑,會因不同的藥物性質、用途、病人需求等,製造成各式各樣的劑型。一般錠劑服用後,絕大多數會於30分鐘內,在胃中瓦解並釋放藥物成分;特殊劑型則有所不同,比方說「長效型錠劑」則是當錠劑進入人體後,能長時間停留在體內,穩定持續供給藥物,不像一般錠劑必須一日服用三次。
長效型錠劑僅需一日服用一次,甚至多日服用一次,除了藥物成分的因素外,也可以減少病人忘記吃藥的機率。
打洞滲透 恆速釋放
本篇的主角──OROS(Osmotic-Controlled Release Oral Delivery System),即為長效型錠劑。這種錠劑外層為半透膜,水分與胃液可進入;內層裝載藥物與推進劑,並在錠劑上層以雷射光鑽出細微孔洞。當錠劑進入人體後,水分與胃液會經由「半透膜」進入錠劑內,使推進劑膨脹擠出藥物,可控制藥物穩定釋放的速率。
那它為何能如此特別?就是因為,它是由外殼和半透膜包裹推進劑(下層),以及藥物(上層)而成,並且在最上層地方用雷射光打個「洞」。這個洞非常的不可或缺,因為當OROS錠劑進入人體後,水分會先從外面的半透膜,流入內層的藥物及推進劑,接著是在下層的推進劑開始膨脹,最終將藥物從雷射鑽孔的小洞推擠出,進而達到我們所說的「藥物釋出」。在釋出的過程中,它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特色,就是「恆速」的釋放,這是大多數的藥物無法達到的特點!
濃度穩定 藥效持久
其實把滲透壓原理應用於藥物的傳輸技術,早在1955年就被發明出來了,這是一種神奇又特別的新式劑型,並且藥效作用能夠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近年來相關發展愈來愈廣泛,最常見是用於控制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和心臟科藥物之中,亦有用於感冒藥物。尤其是用來治療狹心症、高血壓的OROS,一天只需服用一次!讓血漿藥物濃度維持在有效閾值,對於治療是非常關鍵的。
藥物成分持續釋放完全後,剩下的空殼會經由腸道排出體外,所以病患服用此類藥品後,常常會看到藥物完整排出,並在糞便中整粒呈現,這是正常的現象,不用驚慌。同時在藥物使用上,也必須注意不可以磨粉和剝半,以免破壞藥物釋控的機制,影響到藥物的釋放與療效。
OROS可以更好地控制血漿藥物濃度,更少的給藥頻率,更少的副作用效果,提高功效和恆定釋放藥物。它值得未來我們給予更多的注意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