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視障獨立生活 碩士生創情境電商

李祖翔 |2021.11.16
2513觀看次
字級
藍心在求學階段便不斷摸索能學以致用及奉獻的方法,順利在23歲成為有實質獲利的企業CEO。圖/藍心提供
現在藍心(中)與發展茁壯的團隊,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創造更多社會價值。圖/藍心提供
除了採訪視障者,藍心師大特教系的學妹(右,視障者)也從平台的開發參與到最後。圖/藍心提供
有心助人的藍心,開創情境式聽覺電商體驗平台iTinney.com。圖/藍心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一位老師在體驗由聽儷科技開發的「iTinney.com」電商平台後,心情很激動,這是20年來第一次有人把視障者能順暢使用的平台付諸實現,而創辦人藍心年僅23歲,還是一位讀碩士的在學生。

當視覺科技已達巔峰,聲音領域的商業模式嶄露頭角,藍心與她的新創團隊抓住機會,串起聽覺、電商結合公益,發展世界首創情境式聽覺電商體驗平台。「如果視障者能使用,滿足一般人也不是問題。」藍心採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的視障者,得知視障者雖有報讀軟體,但面對現今網站的圖像還是像迷宮一樣繞不出去,「所以在使用電商平台時都需要求助親友,失去生活自主的權利。」

為了幫助視障朋友獨立生活,她找網頁工程師開發近2年,笑說:「工程師一直翻白眼,因為優化超過500次,但成果是連我們閉上雙眼都能暢行無阻。」今年7月,平台正式上線,前後收到許多視障者的感謝與肯定,工作使命感油然而生。

學習解讀數據 攜友創業

藍心23歲當上一間有實質獲利的企業CEO,實現經濟獨立並能幫助視障者,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運氣使然,她從小就有心助人,大二更不斷尋找學以致用及奉獻社會的管道!

在父母引領下她很小就接觸佛法,也皈依星雲大師,長大後一直想當社工,但聽聞社會對社工不友善,改讀企管。經過科技公司、非營利組織的實習,終於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相較為利益而付出的勞工,她比較想因為自己的奉獻讓社會更好,而實習時發現公益組織常要降低原有社會價值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如參加國際志願服務的人多被創意主題吸引而非有心奉獻,那時就希望未來有一種商品,被購買的原因不是削價競爭、免運費或行銷獨特,而是本身的價值包括對社會的意義都被認可。

創業前,藍心接觸了師大教授張佳榮的課程,學習解讀數據與心理分析,跟著團隊協助傳統歌仔戲數位轉型、整合禪修六感與大數據的運用,之後與同學、碩士班學姐創辦了聽儷科技,在波力集團創辦人洪進山提攜與投資下,打造新穎的電商平台。

研發洗劑 兼顧環境永續 

當許多創業家在為資金燒腦,藍心卻說,公司的初級資金有政府產學合作和企業夥伴長期支持,上挖貝平台集資也不到2個月就有200萬的挹注,還有人想協助鋪路到中國大陸,日本也來接洽,「各界都看好公益商機」。

目前平台以篩選過、好的清潔類商品居多,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們看到台灣2020年應用生技產值高達1125.2億元新台幣、全球生技市場規模也達7528.8億美元後,當機立斷跨足生技,與台灣科學中藥大廠合作,發起「洗潔即保養」的洗劑革命,研發系列100%食品級與植物原料的中藥複方慕斯,推展友善人類、動物、環境、社會及夥伴的5大永續理念。

今年教師節聽儷再度打響名聲,他們舉辦了「我聽您·敬師感恩投稿」活動,從國小到社會人士只要投稿錄用都有「100%素食敬師禮盒」及乾洗手用品。藍心說,公司希望注重品牌的同時轉動公益生態圈的力量,不只讓活動持續,也協助偏鄉小學募款、讓愛盲基金會上架商品等。

現在藍心與發展茁壯的團隊,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創造更多社會價值,他們用青春建立更好的時代觀,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