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募水果 46間育幼院童安心吃 李祖翔 |2021.11.02 語音朗讀 25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王子瑜讓一般孩子認識育幼院,更能理解等家寶寶。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安心水果送達育幼院,孩子吃得很開心。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協會注重水果品質,圖為將檢驗合格的水果送到忠義基金會附設育幼院。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愛心稻田認養體驗活動,協會邀支持者陪伴機構兒少。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好事的發生往往來自「意外」,歌手小球(莊鵑瑛)就無意間發現「等家寶寶」安心水果平台,促成在Instagram分享育幼院需求結合烹飪直播的「公益煮播」活動,而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執行長王子瑜也上線互動,並表示關懷育幼院始於一次客人的意外訊息。自中文系畢業,王子瑜進入文創業服務,後來公司轉型,改經營友善環境、小農與消費者的「無毒農」平台,她誤打誤撞成了農產專案行銷員。一天,客人反映「不想再訂水果給家人」,而原因竟是想捐給育幼院!「育幼院需要水果嗎?」王子瑜帶著疑問上網查詢,發現許多安置機構的確開出蔬果需求,為了幫助這些機構,她萌生一項計畫,在老闆支持下發起募資,獲得熱烈回響,不只受小農認同,看到孩子開心吃著木瓜也瞬間感動滿盈,隨著贊助者與受助育幼院數量增加,2019年成立協會。在短短的一年間,她對育幼院的認識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過去印象育幼院的孩子不愛讀書,原來大部分的時間他們要用來照顧身心創傷;有民眾會捐開封過、快到期的奶粉和泛黃破損的衣物、生鏽器具,認為弱勢孩子不應挑剔,卻不知道孩子也有自尊;還有人認為水果並不重要」。發起稻田認養 陪孩子插秧「但水果其實很重要。」王子瑜說,每到寒暑假或像防疫、學校停課,少了營養午餐,機構的孩子就吃不到水果,有的孩子如過動症不適合吃甜食卻能吃天然的水果,所以水果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讓王子瑜印象最深的也是水果帶來的益處,機構老師說,孩子不愛喝水,常要去醫院拿解便祕的藥,「但有足夠的水果吃以後就不用拿藥了。」與育幼院孩子相處後,王子瑜等人還發現「陪伴」也是他們需要的,趁著田地休耕改種地瓜,發起愛心稻田認養活動,一年有6個月能陪孩子一起種植、施肥、收成,順帶了解供應給機構的農產是怎麼來的。等家寶寶協會雖然是一個起步很晚的非營利組織,卻有心「做中學」,許多服務都是發現孩子的需求才延伸,如辦活動時發現很多支持者都不了解協會,有的則想加入陪伴孩子的行列,今年也認真招募志願工作者,目前已匯聚近200人。把關水果品質 種類多樣化 他們還每年為育幼兒少募耶誕禮物,一份500元一星期就能募800份,隨著坊間送禮物的團體愈來愈多,也決定加碼、惠及整個組織,如今年替新竹關西聖方濟兒少中心募百萬交通車,讓院內7名兒少能便利上學與就醫。值得注意的是,協會的考量不簡單,他們挑選符合時令、檢驗合格的水果,如香蕉、芭樂、蘋果、木瓜,與季節限定的芒果、草莓、水蜜桃、葡萄與哈密瓜,務求給孩子吃到各種水果,偶爾加碼特別的口味,不僅僅是有水果就好。王子瑜也自豪:「捐助水果需要長期且固定的量,還要配送、冷藏、把關品質,慶幸協會的背後有無毒農平台,很適合這樣的公益方案。」現在協會負責全台46間育幼院的安心水果,明年會考慮加送蔬菜。王子瑜說,這份工作的願景是陪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未來會持續思考能為孩子做什麼。因緣際會擔任公益大使的小球也在直播中呼籲,購物結帳時可以口述愛心碼5288,「輕鬆做公益,讓社會更好」。 前一篇文章 發揮嗅覺潛力 視障者創意調香 下一篇文章 助視障獨立生活 碩士生創情境電商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6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