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慧眼識才 星雲大師 |2021.11.13 語音朗讀 28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新華社 文/星雲大師雪堂道行禪師,俗姓葉,號雪堂,宋朝虔州(江西)人。他十九歲從覺印子英出家,為臨濟宗楊岐派僧,得法於佛眼清遠。南宋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受徐康國之請,開法於壽寧寺,曾擔任法海、天寧、烏巨、薦福等諸剎住持。雪堂住持薦福寺時,某天他看到有雲水僧到寺裡掛單,於是關懷趨前問道:「禪師從什麼地方來?」雲水僧回答:「我從福州來。」「您從福州來,一路辛苦了!不知您從福州到敝寺的途中,拜見過哪位大德?是否遇見好長老?」雲水僧說:「我曾路經信州(江西上饒)博山寺,雖未得緣拜見住持悟本和尚,也沒有得到他隻字片語的指教開示,可是我知道他確是位好長老。」雪堂大感興趣地問道:「您既未見過他,也沒有聽過他開示,又怎麼知道他是好長老?」禪門以晨鐘暮鼓作為一日作息的開始與結束。圖╱資料照片雲水僧回答:「我到博山寺時,看到寺院路徑,寬敞乾淨;殿宇房廊,修治齊整;大殿香火燈燭,日夜不絕;晨鐘暮鼓,依時分明;二時粥飯,仔細潔淨,僧眾見人,謙恭有禮,以此觀察,可知住持悟本和尚,必定是位了不起的長老。」雪堂笑著說:「悟本固然是好長老,您更是別具慧眼啊!」雪堂於是將雲水僧的一席話,告知饒州太守吳傅朋,並說:「老僧已然老邁,乞請太守准予由悟本和尚擔任薦福寺住持,這也算是禪林一盛事啊!」釋初參曰:對人好壞賢愚的評斷,要以慧眼來看,而非以一己好惡為依據,否則如何能慧眼識才。正如雪堂讚美雲水僧「別具慧眼」,便是因為他對悟本長老的看法,完全是秉公而論的。可惜今人則不然,每到一處參訪,若主人厚待,就說其好,若主人疏慢,就道其壞;所謂的好壞,不過是私情的看法,毫無公論可言。再者「薦賢者賢」,今人宜深思之!出坡作務也是佛門的修行。圖/陳碧雲 前一篇文章 【叢林風光】 戒住法住 僧青年求受清淨戒法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法無定法 熱門新聞 01澳洲昆士蘭警務處 參訪佛光山2025.09.1802全球首位AI部長上任 將打擊貪腐2025.09.1803多倫多佛光山座談 緬懷星雲大師 2025.09.1904罕見兔猻 現蹤印度4992公尺高山2025.09.1805葡萄牙佛光山三好菩提園 新學期啟航2025.09.1906天氣這麼熱 竟是土壤在惹禍2025.09.1807韋伯望遠鏡 揭恆星托兒所之謎2025.09.1808奇幻風塗鴉 撫慰戰火受傷靈魂2025.09.1809生物多樣性之重要2025.09.1810過往,一個你願意回頭去理解的點2025.09.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叢林風光】 走向世界 弘法在人間【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