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師 偏鄉推親子、子親共讀

曾博群 |2021.11.11
1236觀看次
字級
張美惠長年致力於推動幼兒閱讀教育,圖為她說故事給小孩聽。 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綜合報導】台南市白河區大竹國小附幼張美惠主任,長期以來自編在地化主題課程,創新「異校結盟」主題教學,致力於提升幼兒園課程教學品質,連續十九年辦理親子閱讀營活動,培養幼兒閱讀習慣。二○○六年起辦理平日及寒暑假課後留園服務至今,認真熱心獲得全校師生、社區家長一致的肯定及讚賞。

從小喜歡孩子的張美惠,人生旅途並非以「老師」為起點,儘管學的是化工與食品加工,但彎彎繞繞地,意外的跟著同學轉考幼教學分班,然後就從工廠走到了幼兒園,成了幼教老師,一做就是二十五年。

結合理念相同媽媽

成立蓮鄉說故事團

在偏鄉要推動閱讀並不容易,張美惠表示,所處學區內家長多屬社經地位弱勢,幼兒多是新住民子女,或與祖父母同住,隔代教養問題嚴重。「我不識字、看不懂中文、很忙、不懂怎麼帶孩子閱讀」的家長們,成了推動閱讀時最需要化解的難題。

張美惠在偏鄉藉由辦理「親子閱讀營」,帶領家長學習如何教孩子閱讀,結合許多理念相同的媽媽們,連結圖書館資源,共同成立「蓮鄉媽媽說故事團」,吸引小朋友走進圖書館,養成閱讀習慣。更針對新住民家長及阿公阿嬤推出「子親共讀」,教導小朋友回家念故事給家長聽,讓不識字、不懂華文的家長,也跟著孩子一起學國語。

進修課綱評量課程

教育熱情永不退休

張美惠進而與多所國小附幼結盟,進行在地化課程交流,讓孩子結交更多外地朋友,了解不同城鄉特色與差異,以擴展視野,豐富生活經驗。也試著帶著孩子們離開教室,在社區裡體驗真實生活,聽見不同季節的蟲鳴鳥叫,聞到空氣中飄散著不同花香,散步成了另一種閱讀。

即使去年退休,張美惠仍繼續於台南大學進修課綱評量相關課程。她總認為,「當你看見孩子的需求,就會看見自己的不足。但不能只看見不足,而要化為行動,勇敢去做、去挑戰,才會發現問題,進而使想法更為創新精進」。

張美惠表示,孩子的思考力能夠愈早培養愈好,閱讀教育是最好、最能夠深入的方式。閱讀教育值得她窮一生之力探究與推動,即使暫別杏壇,但對教育的熱情持續燃燒著,張美惠的人生旅途才正要開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