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登瓶能同時電700人

文/怪醫鳥博士 |2021.11.03
1688觀看次
字級
萊登瓶能同時電700人 圖/怪醫鳥博士

文/怪醫鳥博士

在多位電學先驅的努力下,電的一些特性逐漸被確立,例如電可以分為「琥珀電」「玻璃電」;同性電相斥、異性電相吸;物質可分為導電體和絕緣體;可以隔空感應起電。

上周說到「飛行男孩」的巡迴表演,在歐洲引起廣大回響,許多學者紛紛開始研究電。當時的電,要透過「靜電起電機」,使用時要旋轉並摩擦硫磺球,然後透過導線引導電,這種電就是「現點現做」;一旦沒有旋轉,「電」就沒了,無法儲存。

取釘被電 萌生靈感



當時人們認為電就好像水、空氣一樣,那有沒有辦法像用瓶子裝水一樣儲存電呢?1746年荷蘭萊登大學的布羅克(P‧Musschen)教授在實驗時,無意間把帶電鐵釘掉進了玻璃瓶裡,他本來想說那些電應該很快就流失了,結果在他拿著瓶子想取出鐵釘時,突然覺得被電到了!他很快聯想到,那就是鐵釘的電沒跑掉,儲存在玻璃瓶裡!

根據這個原理,一個可以儲存靜電的容器,很快就被布羅克改良設計出來,因為是在萊登大學發明的,又被稱為「萊登瓶」。

這萊登瓶的構造非常簡單:瓶子內外緣都貼了錫箔,裡面的錫箔透過金屬鍊子,連到瓶蓋上的金屬棒,棒端有個金屬球,方便「接電」。

當金屬球接觸靜電後,就會把靜電傳到內部錫箔,透過感應起電,外面錫箔也會帶異性電。要「放電」時,只要把金屬球接觸外側錫箔,就可以觀測到放電現象!

電可儲存 威力驚人



可以儲存電的「萊登瓶」一出現,立刻引起轟動,法國熱衷電學實驗的諾萊特(AbbeNollet)修士,做了一個浩大的展示。他在皇室成員面前,讓700位修士手牽手排成一圈。萊登瓶經過靜電機充電後,一位修士的手摸著萊登瓶頂端的金屬球,萊登瓶外側的錫箔則連結著導線。

這導線被遞給在最末端的修士,這位修士在手接觸導線末端的一瞬間,700名修士全都被電到跳了起來!所有在場的皇室們,無不被電力的強大存在而感到震撼,這也宣示了電力研究的蓬勃發展時代就此到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