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裡的感動】 人間行者

文/張寶麟 |2021.11.02
994觀看次
字級

文/張寶麟

職場生活中,總會遇到內心溫暖的同事,雖然不曾親口分享感人瑣事,但從工作互動中便可觀察出端倪。

退休前,我曾在矯正機關服務,附近醫院設有特約戒護病房,收容人若有較嚴重的病症,可在管理員戒護下住院治療。某日,衛生科主管與我一同巡查戒護病房,住院治療的是因吸毒器官產生病變的收容人。查訪時,戒護管理員向主管報告,醫院提出更多的自費檢查項目,但收容人幾個月後即將服刑期滿,因此不建議安排檢查,因為代墊費用事後恐難向本人及家屬追討。

衛生科主管面色凝重,翻閱多次家訪的厚厚一疊資料,盯著因吸毒屢屢進出監獄的收容人沉思了半晌,陡然動怒:「因為你吸毒無法自拔,四十多歲身體就變成這樣!因為你吸毒,老婆帶著孩子離開;因為你吸毒,家產被你賣光,年老的父母傷透了心,無依無靠;因為吸毒,親友遠遠避你,好像躲病毒一樣。看看自己,成了什麼樣子?」

收容人原本倔傲的臉龐,頓時愈來愈黯淡,最終滴下羞愧的淚珠,低聲啜泣起來。

第一次見到護理師出身、個性溫煦的主管暴怒,只見她眼眸似閃著亮光,蒙上一層薄薄水霧,口裡雖嚴厲訓斥,卻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語重心長,就像是一個母親在教導孩子。

回到機關內,詳查經費無虞後,主管終究還是同意了自費檢查項目。冀望透過慘不忍睹的數據,讓收容人心生警惕,出獄後能因此認真戒毒、好好工作,彌補被他傷透了心的家人。

以《普門品》當定課的主管,私下曾提及,退休後想造訪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期望讓自己藉此得到薰習,內化觀世音菩薩的大弘誓願,慈悲修慧,廣施無畏施。

而經過那一次的訪查,我心中早已豁然明瞭,能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默默行慈悲者,就是令人感佩的人間行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