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小孩 開發清潔、便宜、可靠的能源 走路就能發電 讓社區亮起來

編譯/韋士塔  |2021.10.30
1483觀看次
字級
獅子山共和國貧民窟無電可用,民眾只能徒手清洗衣物。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非洲獅子山共和國歷經多年內戰紛擾,至今仍相當貧困,許多地區的基礎設施不足,全國近4分之3的人口無電可用。不過,出身該國貧民窟的年輕發明家索隆卡(GJeremiah Thoronka),開發一種振動發電技術,可望為缺乏電力的社區帶來光明和溫暖。

索隆卡在戰亂期間出生,童年時期與母親居住在貧民窟,取暖和照明完全依靠骯髒的木炭和木柴。索隆卡表示:「我深刻了解沒有能源和電力的情況,每天日落後,整個社區就陷入一片黑暗。那時候,我每天穿梭在兩個世界;學校的電力充足,我住的地區非常落後。」

能源短缺的傷害,索隆卡自小就親眼見證。許多當地兒童因吸入燃燒木柴產生的煙霧,而罹患呼吸系統疾病,沒有適當的照明,也讓他們的學業落後。此外,由於貧民窟大量使用木柴和廉價煤油發電機,祝融肆虐司空見慣。

不僅如此,由於民眾砍伐樹木作為柴火,讓當地的森林遭到破壞。獅子山共和國政府的資料顯示,環境退化和森林砍伐,讓該國難以應對氣候變遷的衝擊,也更容易遭到洪水和土石流侵襲。

能源短缺的諸多負面影響,促使索隆卡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他10歲時獲得了獎學金,就讀當地最好的學校之一,後來,他在盧安達就讀非洲領導力大學期間,發明了一種利用振動動能產生清潔電力的設備;他也開發了一種使用壓電(piezoelectricity)技術的設備,可利用熱量、運動和壓力產生能量。這些設備能夠設置在道路下方、交通流量較大和行人眾多的區域,透過振動產生電流。由於不須燃燒任何東西,發電過程不會產生任何排放物。

獅子山共和國的能源匱乏,是全球電力普及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據「全民永續能源組織」(SEforALL)的數據,獅子山共和國只有26%的人口有電可用,農村地區有電可用的比率更低至6%,多數人所在地區無法連結國家電網,只能依賴太陽能燈和乾電池。

SEforALL的能源專家羅勒爾(Ingrid Rohrer)表示:「確保能源供給,且費用讓多數人負擔得起,是一項艱巨的挑戰。電力短缺對經濟成長、衛生服務和教育均構成重大威脅;無電可用會迫使人們購買昂貴的充電服務、電池或燃料。」

羅勒爾並指出,即使有電可用的家庭,也面臨基礎設施老舊、經常斷電的問題。獅子山共和國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於1960年代,迄今尚未升級;近來政府雖已開始投資電力基礎設施,但現代化的步調依然緩慢。

索隆卡指出:「獅子山共和國的電力設施效率偏低,許多人陷入能源短缺的困境,就連大城市也未必能連接到國家電網,遑論農村地區。」

「有能源可用,是基本人權」,索隆卡強調,缺乏能源將導致社會難以運作,「我希望為人們提供清潔、負擔得起且可靠的能源。我想要開發更永續的能源系統,教育人們了解能源效率,藉此避免他們過度消耗自然資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