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揭曉。圖/台灣文學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今出爐。235本作品經過複審及決審的二輪激辯,選出7本「金典獎」、3本「蓓蕾獎」,1本百萬獎金的「金典獎年度大獎」,大獎得主為鍾文音《別送》。評審團指出,《別送》是一場鉅製的、41萬字的送別,行囊不只是故人與故去,更揣懷著作者稠密纏繞的文字質地和情感──越送越遠,越送越醒,種種出發與抵達的執著,看似被在路上一一放下,就像所有的感情都是從送別,變成一句「別送」;然而全書卻又不是真的放下,鐘文音的看破,是陷落,因此文學的光芒,也得從深沉的暗中顯現。
台灣文學「金典獎」由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今年吸引235本作品參賽,是台灣文學書籍最尊榮也是最激烈的賽事。金典獎的特色是不分文類徵獎,一方面是因為跨文類書寫逐漸增多,二是各文類的各年表現強弱不同,因此由評審團動態調配,是文學界重要的風向球。並且為了鼓勵文學新人,也特別設置「蓓蕾獎」3名,除了百萬大獎之外,7本金典獎及蓓蕾獎,皆可獲贈獎金15萬元。
7本「金典獎」得獎作品為:洪愛珠《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羅智成《荒涼糖果店》、張小虹《張愛玲的假髮》、平路《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黃崇凱《新寶島》、徐振輔《馴羊記》、伊格言《零度分離》。
「蓓蕾獎」3位新人作家是:程廷《我長在打開的樹洞》、陳宗暉《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及同時獲金典獎的徐振輔《馴羊記》。
評審團表示,今年獲獎10部作品有一種特殊的氛圍,創作者誠實面對自己的生命與生活,並且也在與歷史脈動、與文化對話,不論是詩、散文、小說與跨越文類的書寫,都是呈現台灣文學的巨大創作能量;而蓓蕾新人飽滿又想像力豐富的書寫實力,也足以對未來的台灣文學充滿期待。
贈獎典禮將於11月13日13:00在新北市新板希爾頓酒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