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永夏
深秋,正是柿紅遍野、蘋果飄香的季節。想起朋友講的一件新鮮事:在韓國北部的鄉村公路邊,有很多柿子園,每年秋天柿子收成後,樹上總留下一些熟透的紅柿子,如盞盞紅燈,點亮鄉野,卻沒人前去採摘。當地導遊說:這些柿子是專給喜鵲留的。因為喜鵲在冬天沒吃的,果農們便在收摘柿子時,給喜鵲留足過冬的口糧……
聽了這則見聞,聯想到喜鵲在筆者家鄉大陸東北的遭遇。記得某報曾刊登過一篇文章,談到在膠東一些地方,有果農為防喜鵲啄食蘋果,專門雇人毀巢滅鵲。這些人「拎著一根長長的竹竿……城裡鄉下,但凡是喜鵲窩,遇到了,都要捅下來,踩扁,絕不留下活口。」即使在春天,他們也毀巢不止。然而這時「正是喜鵲生育的時候,把窩捅下來,基本上每一個裡面都有幾隻剛剛孵出來的喜鵲……小喜鵲還沒長出羽毛來,紅嘟嘟的一團。從樹上掉下來,即使沒有摔死,也一定要踩死……」可憐那些被列入保護動物的喜鵲,就這樣平白無辜地死於非命……同樣是喜鵲,生在不同的地方,命運竟如此不同;同樣是果農,在對待喜鵲的態度上,差別竟如此之大。
表面看,韓國果農把一些柿子留在樹上,會影響收入。然而事實卻非如此。有這樣一件事深深教育了他們:一個寒冷的冬天,大量喜鵲因找不到食物而被凍死,結果第二年春天蟲害氾濫成災,致使大片柿子園顆粒無收。由此他們認識到,保護喜鵲,才能促進柿子豐收。
於是每年秋天採摘柿子時,他們都要給喜鵲留下一些,讓牠們安全過冬……而我們一些果農卻短視近利,只看到喜鵲啄食幾個蘋果,卻看不到它們在消滅病蟲害上所起的巨大作用。表面上殺滅了喜鵲能多收幾個蘋果,實際上因此而增長的病蟲害,給他們帶來更大損失。
其實在喜鵲的食物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蝗蟲、螻蛄、金龜子、夜蛾幼蟲、松毛蟲等危害農作物的害蟲,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穀類與植物的種子和果實。有一種喜鵲專食松毛蟲、避債蛾、黃刺蛾、地老虎等數十種農林害蟲,平均一隻喜鶴一年可消滅松毛蟲一萬五千餘條,可以保護一畝松林或果園免受蟲害。
顯然,喜鵲在促進農林業豐收上居功至偉。更何況,喜鵲是鳥類家族的重要成員,而鳥類又是生態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如果沒有了鳥類,人類將面臨嚴重的生態災難。那時人類的生存,也將受到嚴重挑戰!
由此看來,保護喜鵲,就是維持生態平衡;關心鳥類,就是關心人類自己的命運。這是科學的結論,也是韓國果農給我們的啟示。如果我們能像韓國果農那樣,改變一下傳統思惟,把目光放得遠一些,多給喜鵲等鳥類留條生路,這不但有利於當今,也能造福後世。此等功德無量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