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設計經典100》紅絲帶國際愛滋病和HV識別標誌

積木文化/文‧圖 |2007.11.02
2038觀看次
字級

 (International Symbol of HIV and AlDS Awareness)‧1991年

發明者:美國Visual AIDS Artists Caucus機構,1988年成立
材 質:紅色緞帶、安全別針


造型簡潔的紅絲帶背後卻是極為複雜的意涵,象徵著對愛滋病患者的關懷與接納,以及對愛滋病防治衛教和研究的支持。簡單的倒V造型,將六英吋的紅色絲帶交叉折疊後用安全別針固定。紅色點出愛滋病所代表的種種意涵:血液、熱情、憤怒和愛。紅絲帶本身並不帶有任何政治色彩,但其概念卻帶給其他識別標誌不同的靈感,例如為紀念在1990年波灣戰爭中陣亡將士而設計的的黃絲帶。

紅絲帶的構想來自紐約一個叫做Visual AIDS Artists Caucus的藝術家團體。1991年4月,這群前衛的藝術家推出紅絲帶的標誌。為了讓更多人能夠使用這個標誌,他們沒有為自己的設計申請專利。兩個星期後,知名演員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在紐約的東尼獎(Tony Awards)頒獎典禮上配戴紅絲帶,隨後紅絲帶又出現在大螢幕上,使得紅絲帶的標誌從原本藝術家的小圈子中迅速擴展到全球各地。

紅絲帶本身的象徵意義及視覺上的張力,讓它得以跨越文化上的障礙‧即使是最不願意面對愛滋病問題的國家也不得不接受其存在。紅絲帶已成為全球性的標誌。有慈善機構雇用無家可歸的失業婦女製作紅絲帶,而美國郵政單位也發行紅絲帶郵票。有其他的慈善團體也仿效紅絲帶的概念,製作其他顏色的識別標誌,例如象徵對乳癌運動的關優與支持的粉紅色絲帶等。每年12月1日的世界愛滋日是最多人配戴紅絲帶的一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