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容顏》跨文化影像Italy南歐義大利

黃丁盛/文‧圖 |2007.11.02
408觀看次
字級

 精雕細琢的面具下,盡是一顆顆超越自我,渴望解放的心,虛幻的面具也是真實自我的浮現。

號稱世界三大嘉年華之一的威尼斯嘉年華,每年在復活節前四十天的「四旬齋」(Lent)期間舉行,在聖馬可廣場到處可見穿著華麗服飾、戴著各式面具的歡樂人潮,宛若一場夢幻的中世紀華會;還有街頭化妝師以顏面為畫布,為遊客彩繪各式的創意圖飾,一起融入這場歡樂的化妝舞會。

威尼斯面具源自中世紀人們縱欲狂歡,不欲人知的本性,後演變為貴族與平民階層恣意狂歡與享樂的社交遊戲,也曾受到天主教會的禁行,只開放聖誕節至懺悔節期間讓民眾狂歡慶祝。

工業革命後曾一度沒落,直到一九七九年才恢復舉辦,演變成規模盛大的嘉年華活動。

威尼斯面具的顛覆本質,不斷地吸引著世人的目光,精雕細琢的面具下,盡是一顆顆超越自我、跨越階級、渴望解放的心,虛幻的面具也是真實自我的浮現。

威尼斯面具

傳統的威尼斯面具(Bauta)只遮掩臉的上半部,從額頭到鼻子及上頰的部位,仍方便談話和飲食;全臉的橢圓形面具(Moretta)由法國流傳過來,在罩上寬大斗篷及面紗的烘托下,表現神秘的女性特質而流行;典型的白色面具、黑色斗篷造型(Larva)具有鬼魅的懾人氣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