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視覺藝術 視障者突破自我

李祖翔 |2021.10.19
2652觀看次
字級
顏維萱(左)自製輔具,讓視障學員觸摸尺規,學習對稱等藝術元素。圖/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學員劉昀怡的作品。圖/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學員謝奉圜作品。圖/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PAVI)於4月開辦一堂特殊的繪畫課,幾個月下來讓參與學員及老師都大開眼界。

「你能教視障者視覺藝術嗎?」被賦予任務的顏維萱是斜槓老師,有國中美術教學、動畫影音接案等工作經驗,還是一名自由潛水教練,但這個案子讓她腦袋一度呈現空白狀態。

看不見要怎麼學?想了解視障者的世界,她決定組一支顧問團,成員包括視障藝術創作者。當她得知視障者在藝術上的感受與學習,比自己理解的還厲害時,內心是震驚的,但沒親身接觸依然信心不足,認為課程不應「畫畫」,要採「粘土創作、拓印」等方法。

課程很快展開,學員共8人,1人全盲、其他是弱視或合併多重障礙,而因應障別、程度,顏維萱必須改變教學習慣,如不能用PPT簡報,舉例時也要去掉視覺語言,講對稱不能說鏡子反射的鏡像,要改成雙手;對比或漸層,則用敲擊桌面的聲音解釋。

善用繩子 尺規改成觸摸式

但出乎顏維萱意料的是,學員很想畫畫,於是她自製學習輔具,把尺規做成觸摸式,如以雙面膠在紙板上黏出四方形,對角和中點都裝上繩子,讓學員自己拉出對角線與中線,理解創作物的位置。

不只老師有收穫,今年考上台北市立大學特教研究所的謝奉圜,上課後也成功挑戰自我,她因癌症摘除右眼,左眼視力0.05,並有一耳聽覺障礙,但是從小到大,遇到問題她就設法化解,如看不到黑板,透過擴視機螢幕讓字放大;聽不清楚老師說的話,脖子就掛FM調頻發射器,唯獨「畫畫」是她很早就決定放棄的事。

「因為別人不明白我在畫什麼,很氣餒。」長大後一直在克服牴觸心理,而媽媽也鼓勵她不要放棄,因此當協會舉辦視障繪畫設計課,她立刻鼓起勇氣報名。

創作潛力 作品變禮盒包裝 

謝奉圜的作品讓老師驚訝,在一堂講「對稱」的課程上,她畫出一杯飲料,是從英文字母大寫「U」為起點的創作。她說,字母象徵微笑,而人生總有酸甜,橘色是甜的柳橙,配上酸的檸檬片,有趣的是,畫紙最上方加了「八」字的兩撇,老師以為是當對稱的尺規用,她卻說是「八字眉」,遠觀會發現整張圖是哭笑不得的臉。

學員劉昀怡的作品也蘊含創作潛力,由於腦瘤壓迫視神經,左眼只剩光覺、右眼視力0.1,生病後她一直嚮往將來用藝術、畫畫助人,儘管視覺有障礙,還是努力上網蒐集資料來彌補想像力不足的問題,曾幫爸爸創作、上架LINE貼圖,這次畫畫更挑戰複雜圖案。

除了課程,PAVI也讓學員的「繪畫能力」再延伸,請專業團隊依據學員作品再設計,做為義賣的茶葉禮盒包裝,期許學員運用所學,能擁抱嶄新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